第453章 釜底抽薪(3 / 4)

加入书签

任调到三埠镇这个天水市的落后乡镇,也是因为刘浪在汽车产业上的宏大规划吸引了他。

所以说,推动造这座大桥,是双方一拍即合。

沈家也动了所有资源,说服了市政府那边,拿出了出资80的优厚条件,更是答应扩建码头,成立三埠港口。

规划上报到省里后。

经过半个月时间的等待,省里就批复了,同意建造康埠大桥(暂命名)的意见书,并且就武康开区和天水市三埠镇加强汽车产业规模化布了一份红头文件。

省里这次的批复可以说是极其迅了。

原本刘浪以为会拖个几个月时间。

刘浪猜测和这次乔恩波下来视察有关。

这次刘浪遭遇到公开的诽谤,汽车小镇计划受阻。

乔恩波完全可以拿这件事为借口,放到常委会上,替刘浪争取一些有利的条件。

乔恩波毕竟快退了,在他退下来前,他会尽可能的帮刘浪铺路,减少一些阻碍。

汽车小镇的新规划批复下来。

刘浪松了口气。

中午约了沈柳青吃饭,刘浪开完会赶到三埠镇的大兵鱼庄,刘浪每次到三埠镇都是到这里吃鱼头煲。

进门就看到沈柳青站在院子里迎接他。

“抱歉,让沈哥你久等了。”

刘浪道。

沈柳青过来,揽着刘浪的肩膀:“你可是贵人,多久都得等你,走吧,快进去,等会有好些人想见你。”

进了二楼的包厢。

刘浪看到里面坐了七八个人。

正中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头花白的老人,年纪看起来很大了,但精神矍铄,脸色红润,保养得很好。

沈柳青道:“刘书记,这是我爷爷,他这次专程过来,就想看看你。”

刘浪责怪道:“怎么你爷爷来了不早点说,害老人家在这里等我这个晚辈,实在罪过。”

刘浪连忙伸出双手。

老人哈哈一笑,站起来和刘浪握手,声音洪亮:“早就想见小友了,一直没得到机会,现在终于得偿所愿了。”

“不敢当,晚辈才是对沈爷爷您久仰大名。”

刘浪既然和沈柳青深度合作,自然对他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沈家在天水市绝对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

沈家起来,就是从沈柳青的爷爷沈锡明这一代,八十年代,金州还不是地级市,属于金州专区的时候,沈锡明已经做到了金州地委书记的位置。

也是金州撤地设市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后来他退下去后,沈家二代开枝散叶,但是沈锡明却没有让沈家二代从政,而是转入商界。

沈家二代,不少人经商极其成功,目前天水市排名前十的民营企业,至少有三家是沈家的直系和旁系创办的。

也正因此,沈家的势力十分雄厚。

到了沈柳青这一代,沈家似乎又有重入政坛的意向,沈柳青年近三十岁,便已经是正科实职,崭露头角,还有不少沈家的三代,都在政府部门任职。

刘浪从中能看到一个老人对于家族的展,充满了政治智慧。

从改开后,淡出政坛,进入商界,吃尽时代红利,到现在打了个回马枪,借助沈家潜在的影响力和大量的资金,又开始培育三代子孙在官场的展。

沈锡明的精明可见一斑。

所以刘浪说久仰,倒不是客气话,而是真的对这个老人佩服。

沈锡明将刘浪拉到身边落座:“和小友神交已久,今天一定要好好叙叙。”

沈柳青又介绍了桌上的其他人,给刘浪认识。

都是沈家的核心人物,有永洋集团董事长沈永洋,天鹏集团董事长沈鹏,益康生物集团的董事长马云杰。

沈永洋和沈鹏一个是沈柳青大伯,一个是他小叔,马云杰是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