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初见杜秋娘(1 / 4)

加入书签

清思殿偏苑内,李纯面沉如水,端坐于上首,郭贵妃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神色平静,唯有微微抿紧的唇角泄露出一丝冷意。

贤太皇太妃坐在下首,手中捻着一串佛珠,闭目不语,仿佛周遭一切与她无关。

李经跪在当中,衣衫虽已整理过,仍显得有些凌乱,脸色惨白如纸,额上冷汗涔涔,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他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却在皇帝冰冷的目光下,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张七娘则跪在另一侧,发髻散乱,钗环斜坠,身上只着一件单薄的中衣,外罩一件不知是谁匆忙扔给她的宫人披风,压抑的啜泣声隐约可闻,更显得楚楚可怜。

殿内除了皇帝身边的近侍,再无旁人。

“好,好得很。”李纯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朕的好皇弟……今日百官齐聚,你们竟在太皇太妃清修之所,行此苟且之事!将皇家颜面置于何地?将朕,置于何地?!”

李经浑身一颤,猛地以头抢地:“皇兄!皇兄恕罪!臣弟……臣弟是饮多了酒,一时糊涂……是这张氏,是她勾引臣弟……”

“郯王殿下!”张七娘猛地抬头,愤恨道,“事已至此,还要将脏水全泼在妾身一人身上么?若非殿下强闯进来,言语无状,动手动脚,妾身怎会……”

她说不下去,伏地痛哭起来。

“你胡说!”李经急赤白脸地反驳,“分明是你遣宫人引我前来……”

“够了!”李纯猛地一拍案几,震得茶盏哐当作响。

两人顿时噤声,瑟瑟发抖。

李纯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弟弟,虽不成器,却也代表着皇室体面;另一个是边镇节帅之女,身份敏感。处置轻了,无法服众,皇室尊严扫地;处置重了,恐寒了张敬则之心,亦显得他刻薄寡恩。

“你身为亲王,不思修身养德,反而秽乱宫闱,惊扰太皇太妃清静。念在皇室体面,亲王爵位暂且给你留着。即日起,不必上朝了,在家闭门思过,无朕旨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宗正寺会派人去教你什么叫‘规矩’!”

李经眼前一黑,几乎瘫软在地。

这等于将他彻底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政治生命已然终结。那他染指张氏不就失去了意义?

“至于张氏……”李纯目光转向那张梨花带雨的脸,心中没有半分怜惜,他要的是她背后的势力又不是她这个人,“念你父兄镇守边疆,有功于国,朕给你个选择。

你是想跟了郯王,还是继续留在宫中,待孝期过后,朕为你令行赐婚?”

贤太皇太妃依旧闭着眼,只是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顿了一下,复又继续。

张七娘看了看老太妃,似乎想起什么恐怖的事情,“陛下,妾要跟郯王殿下出宫!”

她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她以为算计她的人就是老太妃。这宫里是一刻也不能待了。

“今日在场所有宫人,一律杖毙。”李纯轻描淡写地决定了那些目睹丑闻的奴婢的命运,“清思殿上下,由内侍省另行安排人手伺候。”

处置完毕,李纯起身,不再看地上两人一眼,拂袖而去。

数日后,诏令颁下。

吐突承璀因“忠谨勤勉,堪当重任”,被任命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正式执掌禁军精锐。

几乎同时,武宁节度使张愔病重,上表朝廷,请求派员接掌武宁军事务。

“张愔病重?”栖云居内,得到消息的刘绰一脸凝重。

武宁军所辖地处漕运要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张愔在镇不过七年,年纪轻轻的怎么就重兵了?

这个人她虽谈不上关系多么亲厚,但多年来逢年过节两家一直维持着来往。

无需明言,她就知道此人值得信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