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歪歪?道士你在家吗(4 / 5)
; “我去你家找你呀!”
“找我干嘛。”
“一起学习怎么样?正好我小姨今天买了榴莲,开出来好多,我带过去一盒给你吃,你吃过榴莲吗?”
“还没,听说很臭?”
“吃起来很香的!”
“那你过来吧。”
“我下午可以不可以在你家吃饭?”
“可以啊,来吧。”
“好!那我换身衣服就过去,等晚上在你家吃了饭,我们一起去上晚自习好了!”
“好啊。”
“那你家在几栋几楼?”
“一号楼九楼。”
“嗯嗯,那就这么说好了,等我,拜拜~”
“拜拜。”
陈拾安挂断了微信电话。
在等温知夏过来的时候,陈拾安也没闲着,拿出来之前没雕完的‘木雕小知了’继续雕刻。
平日里,他自己雕着玩的小木雕,基本两三个小时也就做好了。
只不过这次这个是要送人的,陈拾安就雕得更用心一些,速度也比平时慢了不少。
先雕出来一个大概的轮廓,接着再根据记忆里的画面,和那时心境的感觉,一点点地精雕细琢。
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不管是外出游历、还是做木雕、做香、做画,其实都是一种修心和修炼的过程。
[道]的玄妙与广阔,决定了它无法通过空谈领悟,必须依托具体实践落地,外在实践是修心的工具,通过‘做事’让抽象的修心变得可操作、可感知。
都说求道求道,事实上‘得道’的核心,向来不是‘拥有道’,而是‘成为道的一部分’,此时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行动,都与道的玄妙广阔相合,这便是得道。
执着于得道的具体形态,比如得道后会有什么特异能力、特殊境界,便是以功利心求道,反而偏离修心的本质,愈发求而不得,最后成了痴。
对常人而言,修道实在是一种过于缥缈、难以捉摸之事。
只可惜道法失传的今天,即便是作为修道天才的陈拾安,也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地实践、感悟、和摸索。
二十分钟后,家里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陈拾安停下手里的活儿,起身去开门。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