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威德焰轮光天(1 / 2)

加入书签

妙自如踏入威德焰轮光天,犹如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神域,守在这里的正是湿婆。湿婆,这位在印度教中犹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的神只,与梵天、毗湿奴共同编织起三相神的绚丽体系。他不仅被尊称为“毁灭之神”,更被赋予了“大自在天”的无上美誉。而在佛教的浩渺世界里,他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于色界的巅峰,被称为摩醯首罗。这些教派,如商羯罗遁世派、圣典湿婆派、林伽派以及克什米尔湿婆派等,都以各自独特的教义和仪式,如众星捧月般尊崇着湿婆。

舞王相宛如一场宇宙之舞的盛大狂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动态与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纳入他的舞步之中。湿婆的额头,如同镶嵌着一颗耀眼的宝石,第三只眼睛犹如燃烧的火焰,能够释放出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这是他毁灭力量的象征。他手中的三叉戟,宛如一把统治三界的权杖,代表着他至高无上的权威。此外,他手中的达玛鲁鼓,犹如宇宙的心跳,通过击鼓的节奏,创造并维系着宇宙的和谐韵律。湿婆的坐骑——那头名为南迪的白牛,恰似一座移动的山峰,象征着湿婆的无穷力量和无上威严。湿婆的经典化身,有的如持三叉戟的四臂三目苦行者,身姿挺拔,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有的则头顶着恒河的发髻,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银河,散发着无尽的神秘魅力。

湿婆的配偶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一位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另一位则是复仇女神杜尔伽。他与帕尔瓦蒂共同孕育了两个儿子,一个是象头神伽内什,另一个是战神室建陀。湿婆的信仰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对佛教的观音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者在名号和化身形态上犹如孪生兄弟,存在着显着的关联,这种影响恰似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印度教与佛教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种信仰的起源宛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时期,当时的瑜伽尊者和吠陀时代的楼陀罗神(后来被赋予了“兽主”的称号)恰似这条河流的源头之水。在《白骡奥义书》中,楼陀罗首次被定名为湿婆,这无疑是该信仰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随着岁月的流转,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以及往世书神话的演绎之下,湿婆的地位如日中天,最终荣膺宇宙大神的桂冠。他的形象和故事在印度文化的广袤天地中如春风般广泛传播,如夏雨般深入发展。南印度的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埃洛拉石窟的凯拉萨神庙以及象岛石窟的湿婆神庙等众多遗迹,宛如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对湿婆崇拜的燎原之势。这些宏伟的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巍峨丰碑,更是艺术和建筑的惊世杰作,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信徒如潮水般前来瞻仰和膜拜。

湿婆(Shiva)与梵天(Braha)和毗湿奴(Vishnu)为印度教三相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湿婆的地位是毁灭者,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这些变相呈现出各种各样奇异而荒诞的不同相貌,每一种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恐怖相则展现出湿婆的威严和力量,让人感受到他的可怕和不可侵犯。

温柔相恰似春日暖阳,尽显湿婆的慈爱与宽容,给人以温暖和安慰之感。超人相犹如璀璨星辰,凸显了湿婆的超凡能力与神性,令人对其伟大与神秘肃然起敬。三面相宛如三棱镜,折射出湿婆的三种不同性格与特质,分别是创造、保护和毁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舞王相恰似灵动的舞者,他的舞姿优美而富有节奏感,仿佛宇宙的运动和变化在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璃伽之主相仿若威严的帝王,强调了湿婆作为璃伽之主的地位和权威,彰显出他对世界的统治和掌控。半女之主相恰似阴阳两极的融合,将湿婆的男性和女性特质融为一体,展现出他的阴阳平衡和完美统一。

此外,印度人有时还会将毗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