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96章:军训结束,伤感的分别(三章合一,七千字)(1 / 10)

加入书签

    夕阳的余晖将粤州大学偌大的主体育场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喧闹和掌声渐渐散去。

    为期一个月的军训,随着阅兵考核的圆满结束,正式落下了帷幕。

    看台上的学生和老师们开始有序退场,许多人还沉浸在方才302班带来的震撼之中,兴奋地交谈着,寻找着那个传奇方阵和那个更加传奇的教官的身影。

    然而,当他们将目光投向跑道和草坪时,却惊讶地发现,方才还整齐列队的所有承训教官,此刻竟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咦?教官们呢?”

    “对啊,刚才还在呢,怎么一转眼全没了?”

    “我还想找我们教官合个影呢!”

    “302班的苏教官也不见了!”

    学生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错愕和失落。

    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开始在看台蔓延。这场历时近月、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旅程,难道连一句正式的告别都没有吗?

    与此同时,在体育场后方一处僻静的物资通道内,一百多名承训教官已然迅速集结。

    他们褪去了场上的肃杀,快速而安静地将一些训练器材装车,动作麻利,井然有序。

    气氛沉默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

    李伟,站在队伍前,看着一张张同样年轻却经过风霜的脸庞,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道:

    “同志们,军训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大家辛苦了!”

    “按照惯例,以及部队和学校共同商定的方案,我们将在不惊动学生的情况下,即刻集合,登车离开。”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通道内回荡,带着一种公式化的冷静:

    “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离开,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第一,避免情绪波动。一个月的时间,教官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果公开告别,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情绪失控,场面难以控制,也不利于学生们迅速平复心态,投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第二,提高效率。集中快速撤离,避免个别班级因告别而拖延,影响整体归建时间。”

    “第三,保持军人形象。我们是军人,来的干脆,走的利落。过多的儿女情长,不符合我们的作风。默默地来,默默地走,完成任务就好。”

    李伟的解释合情合理,这也是多年来学生军训结束后普遍采用的方式。

    许多教官虽然眼中也流露出对各自班级学生的不舍,但都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