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嘚瑟的老爷子(2 / 4)

加入书签

的各种粮票不少。

    队里每个人每天的定量都是写在黑板上的,解卫军揉着眼睛看了三遍才敢确认“一天六两”的标准居然是成年人的。

    乔三文摇摇头没有解释,反倒是菜花解释了几句。

    “我们队里还算好的,如今公社口粮能做到18斤一个月的也就有两个大队。”

    “不远处冀省那边......。”

    “菜丫,”乔三文忽然叫住了林菜花,“瞎叨叨啥呢?我这登记好了,你去食堂给你娘说一声。”

    林家这边,当着几个来串门亲戚的面,林老爷子挨个问了话。

    例如林靖远、陈玉华和解卫军的工作,小的几个的功课。

    听得几个亲戚直咋舌。

    还真是两个干部和一个好学校的老师!

    具体工资待遇老林头不让儿媳妇说,但他们自己也能算的。

    机关干部是铁打的二十八斤定量,而老林头儿媳妇是在景川小学教书,他们听林老头之前说漏过嘴。

    月定量是三十斤比一般干部还高,还有半斤食用油。

    至于工资方面,解卫军刚提干,应该是四十块一个月,但老资历还从过军的林靖远肯定不止。

    可惜他们不知道林靖远在经历过木制厂和布帘厂后,被外贸借调时又浮动了一级工资。

    五十五块一个月,算是资深科员的待遇。

    在林靖远被外贸单位借调之前,家里工资最高的其实还是陈玉华。

    她一开始是拿四十五块的小教九级工资(五年以上教学经验),但到了景川小学后,加了十块钱的教研补贴,所以她也是五十五块一个月。

    (所以经常穿越的朋友都知道,城市里的小学老师是个绝好的谈对象目标。)

    而干活很利索的林老爷子一年忙下来,分到手的粮食和工分算到顶也就八十块左右。

    怪不得大家都想往城里去。

    林老二家的几个孩子也很争气。

    捡来的二闺女被战友领养去了名牌高中,还要考大学?

    搁前清那就是举人老爷。

    刚捡来的老三小小年纪就在干部小学当起了学生里的二把手,哦,成绩还是全市(六校二年级)第一。

    用膝盖想想都知道,这家人以后起步就是四个干部打底。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