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李茂森打嘴仗(1 / 4)

加入书签

    “我回来了。”

    下午,巩丽从外面回来,把书包搁在桌子上,倒了杯热水。

    她扎着马尾,上身是跟李茂森身上同款的长袖运动卫衣,不过是红色的,后面有个帽兜,下身搭配着工装裤,显得休闲又有青春活力。

    “我没做饭,我们一会儿出去吃。”

    李茂森放下笔揉了揉手腕,从前写字敲键盘,现在需要用钢笔写,要翻页要给钢笔加墨水,非常麻烦。

    “不用。我买菜了,马上就做,你剧本写得怎么样?”

    巩丽捧着杯子走过来瞅了瞅。

    “大体上写好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

    “给我看看。”

    巩丽迫不及待地翻开剧本,越看她的眼睛越亮,之前看原小说,只觉得这个故事还行,拍出来会是一部不错的农村题材电影。

    但在看过李茂森的剧本后,她发现这个故事太棒了,比原著有质的飞跃。

    原本女主角是个四十多岁的大龄妇女,靠着一股子倔劲四处讨说法。

    经过李茂森改编,女主角变成一个才结婚不久的年轻媳妇,名字叫秋菊,怀孕七个多月。

    这样改编最少有三个好处。

    第一,剧本中秋菊不停上诉,希望用法律手段来惩罚村长。

    她的做法虽然值得称赞,但在乡土社会里会被认为不懂人情世故。

    一个才嫁过来的年轻媳妇不懂人情世故在逻辑上更为合理。

    第二,原小说主角没有怀孕,剧本里秋菊怀孕七个多月。

    加上孕妇的设定可以增强她身上的柔弱气质和母性光环。

    她在怀孕时不断上访,更能突显出她倔强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也是这种品质导致她一步步陷入法律与道德的困境。

    剧情冲突更剧烈。

    最后的结尾也更加有力量。

    第三,女主角年龄变小,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乡土社会里存在的矛盾,而不是老一套的人情。

    这种做法表明年轻一代在解决问题时习惯用法律手段,而不是老一辈的礼教、人情、辈分等。

    也说明随着社会发展,法律普及,传统的乡土社会秩序正在遭遇极大的挑战。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