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57章 不求最好合适为佳(1 / 2)

加入书签

不等说完,李斯文转身就走,准备去角落里躲个清静,却不曾想,被孔颖达一把攥住肩膀。

孔颖达的手劲出奇的大,攥得李斯文肩膀生疼,根本挪不动脚步。

属于是那种力气小了挣脱不开,力气大了又怕闹出意外,只能僵在原地,不敢挣扎。

只在心里腹诽着,这老东西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表面看着垂垂老矣,禁不住几拳,没想到还是个精通君子六艺的主儿!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孔颖达语气严肃,眼神却带着几分得意与促狭:

“小公爷拟定的新规,自然由小公爷出面才妥当。

再者说,老夫已经半截身子埋入土了,再加上偶感风寒,眼花耳鸣鼻塞的,实在难受。

总不能老夫在台上硬撑着,让你一小年轻闲得慌吧,万一误了国事,咱们都脱不了责任!”

他说着,又轻轻咳了两声,脸色再次白了几分,看起来真像是有些撑不住。

但从肩膀上传来的疼痛却在提醒李斯文,你哪儿也别想去!

两人在台上拉拉扯扯,嘀嘀咕咕,引得台下官员纷纷转过视线。

李靖左瞧右看,算是大致看明白了怎么回事,憋着笑意点了点头:

“咳咳,既然孔老身体不适,便由彪子你来主讲吧,有疑问的,有建议的,咱们慢慢商议。”

魏征紧皱眉头,想当面呵斥‘成何体统’的时候,便注意到了李斯文满脸的不情愿。

再想起这小子给自己添的一箩筐麻烦,瞬间便改了语气,笑呵呵的附和道:

“是极是极,蓝田公不必过谦,咱们有话直说便是。”

李斯文看着装模作样的孔颖达,又看了看众人不嫌事大的拱火,心里已经骂娘。

好一群虫豸,有你们在,可真是大唐的福气!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大堂中央,占据本该属于孔颖达的主座位置。

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既然诸位大人不嫌弃,那某便斗胆讲讲这份科举新规。

若不小心有任何疏漏之处,还请诸位大人不吝指正。”

李斯文稳稳当当坐于大堂中央,目光扫过众人。

卫公李靖正襟危坐,一双虎眸却出奇的锐利,好像要看穿自己内心想法。

魏征手里捧着一份批注,眉头微蹙,像是在斟酌语句。

岑文本则靠在椅背上,玉如意敲着案几,目光带着几分审视。

至于被自己用‘算术’二字请来的李淳风,此时正眯眼打坐,手里把玩着拂尘,颇有些世外高人的模样。

李斯文深吸一口气,拿起手稿,缓缓开口:

“还请诸位先行阅览手中书册,今日某欲为科举再添一笔,将其划分‘常科’、‘制科’两类。

常科三年一次,分三级;制科则由陛下临时下诏举行,今年便是次制科一切从简。”

刚要展开说明,岑文本便突然开口,玉如意敲在案面,出清脆声响:“老夫有异议!”

或许是想起之前封伦一事,李斯文皱了皱眉头,还以为这老货要没事找事。

却听岑文本拿起案上书册,指着其上一行问道:

“此科举新规条理清晰,于细节之处见严谨,饶是老夫以最挑剔的眼光看去,也难找一处谬误,但是——”

李斯文心里一沉,还以为真让岑文本找到了什么明显疏漏。

“蓝田公将科举分为‘常科’、‘制科’,前者三级,取中上为优,但需要及其细致的筹划与充足时间。

但老夫没记错的话,陛下的最后期限定于九月大当天,而今可不剩多少时日。

就算今年特例,以‘制科’推行,蓝田公又该如何保质保量?

而那些千里迢迢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