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寻找真正府邸(1 / 2)
莫少统疑惑的看向李国义。
李国义继续道:“刚才我用拐杖感应气息时,就觉得这院子的阴煞之气虽然浓度高,却很‘新’,像是最近一两周内突然聚集起来的,没有千年老宅那种经过岁月沉淀的厚重邪气。
真正的古宅阴煞之气,应该是‘分层’的,表层是近期活动产生的新气,深层是千年积累的老气,而这里只有一层‘新气’,这不符合常理。
而且,‘双槐护井’是古代大家族,尤其是修炼世家常用的风水布局,既能聚拢阴气辅助修炼,又能通过槐树的阳气平衡阴煞,防止阴气过盛反噬自身,郑家作为传承千年的修炼家族,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布局,这个院子只有一口孤井,连基本的风水平衡都做不到,显然是临时搭建的。”
苗风也跟着补充,手指在屏幕上放大祭坛的细节:“你们看祭坛上的蜡烛——蜡烛的烛台是塑料的,不是古代的铜制或石制烛台,而且蜡烛的包装纸碎片还落在祭坛角落,上面能看到现代工厂的生产日期。
还有地面的符文,绘制用的黑色液体虽然看起来像血,但仔细看能发现里面混合了工业颜料,边缘有反光,这都是现代产物,不是古代邪修常用的‘阴血’。
这些细节都说明,这个祭坛是近期仓促布置的,不是长期使用的修炼场地。”
莫少统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脸上的急切被凝重取代,语气严肃地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要是找不到真正的郑家老宅,不仅会打草惊蛇,让郑红旗察觉到我们的行动,被困在假老宅里的人质也会有危险,他们随时可能被郑红旗当作‘弃子’,用来拖延时间。”
姜李文没有丝毫慌乱,他的目光落在脚下的青石板路上,脑海中突然闪过道家天师李文记忆中的一个细节。
隋唐时期,郑家府邸门前的道路,是用特制的青石板铺成的“家族官道”,每块石板上都刻着细小的“郑”字暗纹,这些暗纹不仅是家族身份的象征,还能引导阳气,形成一道“护宅气脉”。
他蹲下身,伸出右手,指尖轻轻抚摸着青石板的表面,感受着上面的纹路。
有的地方光滑,有的地方粗糙,还有的地方有细微的凹陷。
他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向前走,每走一步,都停下来仔细触摸脚下的石板。
走到巷子中段,离假老宅大约五十米的位置,姜李文的手指突然停住。
一块青石板上,有一道浅而细的刻痕,刻痕的形状很不规则,却在夕阳的斜照下,隐约能看出是一个“郑”字的轮廓。
横画平直,竖画垂直,撇捺的角度也符合古代隶书的写法,只是经过千年的行人踩踏、雨水冲刷,刻痕变得非常浅,若不仔细触摸,很容易误以为是石板自然磨损的痕迹。
“你们快来看,这些青石板上有刻痕,是‘郑’字的轮廓!”
姜李文心中一喜,立刻招呼众人过来,手指轻轻勾勒着石板上的刻痕,“这些刻痕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工雕刻的。你们看,‘郑’字的竖画末端有一个小小的‘收笔’痕迹,这是古代工匠雕刻时特有的手法,用来固定刻痕,防止风化。
而且,这些刻痕的深度和宽度都很均匀,显然是同一时期雕刻而成,应该是隋唐时期郑家为了标识府邸范围,特意在门前石板上刻下的暗纹,顺着这些刻痕走,大概率能找到真正的郑家老宅。”
莫少统、李国义、苗风立刻围了过来,蹲在青石板旁仔细观察。
莫少统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打开强光模式,强光透过镜片,聚焦在青石板的刻痕上,原本模糊的“郑”字轮廓瞬间变得清晰。
横画的起笔处有细微的“藏锋”痕迹,竖画末端的“收笔”呈小圆弧状,撇捺的末端还留有工匠雕刻时的细小凿痕,这些细节都印证了姜李文的判断,绝非自然磨损所能形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