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你问我?我问谁去?(2 / 4)
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即可搞定。“这对我们这些忙于农活的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一名农户称赞道。
不仅如此,平台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市场直通车”板块,用于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通过该板块,农民可以直接与城市消费者建立联系,省去了中间商环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我家种的草莓现在供不应求,全靠这个平台推广得好。”一名年轻返乡创业者自豪地说道。
为了保障信息安全,村里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对平台进行维护,并制定了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我们希望每位用户都能放心使用,不用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负责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说道。
###第三步:全民数字素养提升
尽管硬件设施和技术平台逐渐完善,但如何让所有村民都能熟练掌握并受益于这些工具,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村里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覆盖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人群。
对于年轻人来说,重点在于培养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村里与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了免费的计算机课程。从基础操作到高级算法,学员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我原本只是个普通的电焊工,没想到现在也能写出简单的程序。”一名参加培训的年轻人说道。
而对于中老年人,则主要教授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常用APP的使用方法。志愿者们耐心指导,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节奏。“以前总觉得自己老了学不会,现在发现其实挺简单的。”一名六十多岁的阿姨笑着说。
此外,村里还鼓励孩子们从小接触科技知识。学校新增设了一门STEAM课程,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们学会了制作机器人、编写小游戏等技能。“我觉得将来我要当个科学家!”一名小学生满怀憧憬地说道。
###初见成效
经过半年的努力,“科技赋能”计划开始显现出积极效果。数据显示,全村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了近二十个百分点,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三倍。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觉得科技遥不可及,而是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位长期在外打工的青年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他利用所学知识开发了一款专注于农村物流配送的小程序,解决了偏远地区快递难的问题。“如果没有村里的支持和培训,我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感慨地说道。
同时,智慧化建设也为村庄吸引了更多外部关注。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称南锣鼓巷为“中国智慧乡村的典范”。甚至有投资者主动联系,希望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村书记信心满满地说道。
###展望未来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村书记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找到最适合南锣鼓巷的发展模式。”他说。
接下来,村里计划进一步扩大智慧化范围,比如引入无人驾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