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相公致仕!(2 / 4)

加入书签

三辞三让,不可或缺。

今日,肯定不是以议政为主。

不过,上朝议政的流程,还是得走一走。

“臣礼部尚书张方平,有事陈奏。”

仅是一剎,就有一人走出。

礼部尚书,张方平!

左首,江昭持笏肃立,淡淡回望一眼。

张方平上奏,主要是为了“预热”。

毕竟,总不能一上来就让大相公陈奏乞骸骨吧

文武百官,凡是消息灵通之人,大都注目过去。

自今日起,连著十日、三次议政的时间,都註定不是以议政为主,而是为了“演戏”。

也因此,就连张方平可能上奏什么,百官都能猜到一二。

临近五月十七,且与礼部有关的大事,闭著眼睛都能猜到!

“准。”赵策英摆手道。

“古有言:圣人膺运,万寿协於天心;兆民归心,大庆洽於四海。”

“今陛下圣寿將至,星象呈祥,天下翘首,內外臣工咸怀肃敬,欲效《周官》贺寿之仪,陈雅乐、献嘉言,以彰陛下临御之德,以慰天下仰止之情。

臣不揣冒昧,敢询圣裁,是否允礼部预筹盛典,俾使普天同庆,共沐圣恩”

果然!

五月二十五,官家寿辰!

不少大员相视一眼,不以为奇。

“免了。”

丹陛之上,赵策英摇摇头,摆手道:“拓土在即,边疆尚未稳固,朕心著实难安。大军征战不久,军费消耗不少,若是庆贺寿辰,也未免太过劳民伤財。”

“朕,无意大肆庆贺。”

“著令,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即可。”

“至於宫廷典礼,免了吧。”

一句话,贺寿该有的普天同庆,一样继续。

其他的,实在太耗费財力,没必要年年都举行。

“诺。”

张方平一礼,退了下去。

“可还有奏”赵策英面色如常,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继续问道。

“老臣有奏。”

韩章说了一句,就要持笏起身。

来了!

文武百官,尽皆注目过去。

“大相公坐著即可。”赵策英一望,连忙压手制止。

不拜之权,实为无上殊荣。

作为一等一的老臣,韩章就要乞骸骨,赵策英自是不介意让其风光致仕。

一声制止,韩章起身动作一滯。

迟疑著,韩章抬手一礼,终是坐稳了屁股,没有继续坚持起身。

“臣自领枢衡之职以来,常以“致君尧舜”为志,夙夜孜孜,不敢怠慢,惟恐有负社稷託付。

然,岁月流失,臣已老態龙钟,目昏耳聵,於宰辅之职渐有力不从心之嘆,若强留其位,非但负陛下之託,更恐妨贤路之通。”

“伏乞陛下开恩,许臣解职归乡,以终天年!”韩章恭声上奏道。

仅是一句话,文武百官,相率陈议。

果然!

大相公韩章,就要致仕!

於人生巔峰、殊荣不断之际,公然致仕,不贪恋半分权势,唯留功名传遍天下。

其实,不少人已经知晓,亦或是预见了这一决定。

但,这並不妨碍文武百官为之注目。

一方面,这是一位宰执天下十二年之久的內阁首辅。

文可治政天下,武可开疆拓土

这样的人物,文成武德,出將入相,註定是千古流芳!

於文武百官而言,要问什么最重要

有的人可能会说是钱財,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富贵,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子孙满堂。

但,一旦涉及“千古流芳”,那么无论是钱財,富贵,亦或是功名利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