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应,众生百态!(2 / 8)
病长于兵略,二十一岁拜大司马骠骑将军。
然而,从常规意义上讲,霍去病是外戚!
并且,骠骑大将军较丞相而言官位也低上不少。
丞相、宰辅大相公,肯定有区别,但区别并不大。
丞相和宰辅大相公,本质上都是代指特定时期的中枢掌权者。
丞相,本质上是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的具体官职,为中枢最高行政长官。
宰辅大相公,本质上是对“辅佐君主、总揽政务”、执掌中枢行政大权的官员的称呼,偏向于称呼,而非官职。
这主要是宰辅大相公的官职并非是“宰辅大相公”的缘故。
宰辅大相公仅是称呼,其真正官职其实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首辅、枢密院枢相三位一体。
这就是丞相与宰辅大相公的区别。
除了本质上是官职和称呼的区别以外,并无太大区别。
也因此,霍去病位低于宰辅大相公,且是外戚,有幸进之嫌,自然也不一定真就压得住大相公江昭。
江东周瑜,文武兼修。
此人,三十四岁任“中护军”一职。
大相公江昭三十二就宰执天下,周瑜自是差了不少,不提也罢。
总而言之,三十二岁宰执天下,绝对是堪称古今一流人物。
而且,江昭拜相还非常有含金量。
名满天下、开疆拓土、扶帝掌权、抚压四方、变法革新.
凡此种种,名望、资历、政绩,功绩、履历、格局
无一例外,都是近乎断档的存在。
这样的人,上位大相公,除了让人惊叹以外,竟是并无反对声音。
含金量之高,可见一斑!
除了年少得志惹人热议以外,相位的“平稳”更替、相权的“平滑”过渡,也惹得不少官宦为之注目。
一般来说,相位更替都会存在一定的“政治动荡”局面。
或长或短,长则一年半载,短则三五十天。
这种“政治动荡”的诞生,盖因新相、旧相的核心利益相冲。
旧相就要致仕,注定会大肆安排门生故吏上位掌权,希冀借此维持政治影响力。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