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从大相公下手!(3 / 8)

加入书签

p;  特别是禁军,不少人都是勋贵子弟。

    有兵,也就注定了军改必须得更为详细、谨慎一些,必须尚未军改就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支持者和反对者,并让支持者掌握军权,防止动乱横生。

    为此,就得提前放出一些“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可让将门勋贵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并由此区分出两拨人。

    主动军改者、消极军改者。

    疑虑?

    顾廷烨、王韶二人相视一眼,皆是沉吟起来。

    沉吟着,顾廷烨抬手一礼,徐徐道:“官家、大相公,将门勋贵十之八九都是有过吃军饷度日的经历。”

    “如今,军中改革,以往吃军饷之举措,怕是不能深究。”

    “这是自然。”

    江昭点头,摆手道:“单就贪墨军饷一事,可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这是江昭一贯作风。

    纠察过往,范围实在太大,除了闹得人心惶惶以外,根本没有半点好处。

    当然,所谓的“既往不咎”,也仅仅是局限于贪墨军饷一事,这就跟文官的既往不咎是局限于贪腐一样。

    要是真犯下了大罪,该杀还得杀!

    “武将练兵,无有赏罚权、恐难立威。”王韶迟疑道。

    涉及练兵,肯定就得挑一批刺头立威。

    要是连赏罚都不能肆意进行,未免不太好。

    “赏罚、升降,都可向上呈奏文书。”江昭平静道。

    除了军饷是必须归拢于兵部以外,其余的赏罚权、升降权都有不小的可操作性。

    特别是升降权,不能任免,还不能举荐吗?

    王韶了然,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是以何种方式清查军卒?”

    “以御史为钦差,入军营核查人数,统计士卒相关信息。”

    “若是……”

    其后,两人相继说出了不少问题。

    一柱香左右。

    “臣等告退。”

    顾廷烨、王韶二人齐齐一礼,大步退了出去。

    书房中,唯余赵策英、江昭二人。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