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朕为何没有如江子川般的贤臣效忠?(6 / 7)

加入书签

sp;粮长、里正!

    不过

    “可。”

    “亦可。”

    仅是相视一眼,几人便相继点头,并未有半分迟疑。

    无它,粮长、里正的意见不重要!

    皇权不下向乡,乡绅的意见自然是较为重要

    但,粮长、里正并不能与乡绅等同。

    何为乡绅?

    致仕官员、宗族举子、宗族领袖,这才是乡绅。

    何为粮长、里正?

    官府钦定的差役,办事的工具。

    就地位和影响力而言,乡绅与粮长、里正不可同日而语。

    可能有部分粮长、里正是乡绅,但绝对是少之又少。

    并且,大概率是上不了台面,混得较差的乡绅。

    因此,对于几位内阁大学士来说,粮长、里正的意见自然是毫无半分重量。

    “第三道文书。”

    江昭点头,拾起文书道:“朝廷的铸钱量已经难以支撑商贸交易,必须得重视白银的流通,偏生大周并不盛产白银。”

    “太宗雍熙元年(984年),东瀛僧人奝然与其徒五六人浮海入周,献上铜器十余鼎,自言东奥州产黄金,西别岛盛产白银。”

    “江某有意让宁远侯统兵五千,运着茶、瓷器、锦帛渡海,试着探查。”

    “若是可成,自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若是不可成,权当是一次海贸,顶了天就亏点本。”

    截至目前,大周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一些大型战船足足有十余丈长,可容纳几百人乘坐。

    航海技术也是半分不差,为了便于海贸,甚至搞出了专门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让人统兵几千渡海,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让顾廷烨统兵,纯粹就是信任问题。

    “可。”

    “可。”

    “亦然。”

    几人并未迟疑,相继点头。

    涉及大宗交易,铜钱的确是有点吃不消,必须得以银子为主,偏生大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