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夫人,该生三胎了吧?(4 / 8)

加入书签

; 难,难,难!

    “呼。”

    江昭沉吟着,执笔落字。

    民生、倭寇、辽国!

    熙丰二年,主要颁下了六道政令。

    百司拆分、考成法、既往不咎、清丈土地、设立银行、重工商业。

    其中,百司拆分、考成法、既往不咎都是针对吏治。

    因此,短时间内尽量最好不要再颁下有关吏治的文书。

    政令从来都不是讲究数量,而是质量,若是颁下政令过于频繁,未免有可能引起吏治反弹,得不偿失。

    并且,从客观事实上讲,百司拆分、考成法、既往不咎三道政令已经足以整顿吏治,相关政策切实推行即可,没必要画蛇添足。

    清丈土地、设立银行、重工商业,都是针对经济的政令。

    清丈土地,重在农业税收。

    设立银行,重在敛财四方。

    重工商业,重在商业税收。

    这些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政令,大方向已经定下,一样是继续切实推行即可。

    六道政令中,三道吏治政令本质上是针对官,三道经济政令本质上是针对民。

    不过,相较于官而言,民的群体其实更大。

    民,其实还能更细分一点,化为农、工、商。

    其中,“商”的相关政令已经较为贴合,重工商业让利于商,设立银行便于行商,相关商业条例也已颁下,日后顶了天就是修修补补,例如取消海禁、发展海贸。

    反正,大方向上绝对不会再有任何变动。

    余下的农和工,则是还有不小的发掘空间。

    特别是农。

    本来一些地主的土地可能都没有人耕种,亦或是没有人精心耕种,但却被统计进了数据库。

    这也即意味着,大地主必须设法把土地租出去,否则可能得赔本交税。

    如此一来,佃户租田肯定会容易不少。

    相关赋税改革推行下去,再推广一些高产农作物,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百姓日子一好过,社会风气就会偏向于积极向上,营造出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迹象,一些常年积蓄的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从而为王朝续命。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