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七千三百万贯!(3 / 9)

加入书签

bsp;泛使萧禧,态度决绝,意欲入边勘察边疆土地,以此“证明”大周百姓没有越界耕田。

    这样的证明方法,无疑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表面上是要勘察耕田,实则意在勘察大周一方的边疆军事实力。

    这样的法子,官家赵策英自然不会答应。

    偏生萧禧入边的目的就是为了勘察边疆虚实,自然也是咬着“越界耕田”一事不放,不肯退让半步。

    最终,周、辽两国谈崩,河东路一下子就动荡不少,不时有辽国擅自越过边界河流,山雨欲来,剑张跋扈。

    为此,官家钦点镇南伯王韶、捧日厢军指挥使张鼎、神卫军副厢指挥使姚兕入边镇守。

    如此,辽国方才老实不少,不再有挑衅之举。

    不难预见,周、辽二国迟早打起来。

    逢此时节,江昭不免注目于一些有可能制作出来的堪称降维打击的军事武器。

    其一,便是炸弹。

    炸弹的原理其实并不难,一硫二硝三木炭。

    甚至,大周已经有了炸弹的雏形,并在内阁大学士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有过记载。

    蒺藜火球、毒药烟球!

    蒺藜火球主要是在球心放置三枚有着六个刺头的铁刃,火药包裹铁刃,点燃后经投石机抛出去,炸得散开,从而造成杀伤力。

    相较于“一硫二硝三木炭”而言,蒺藜火球的主要问题是配方杂乱。

    硫磺、硝、松脂、桐油、黄蜡、定粉.

    太过杂乱,因而影响了爆炸的威力。

    单论爆炸威力来说,甚至都不如一些烟花、爆竹。

    此外,毒药烟球也有点炸弹雏形的意思,硫黄、焰硝、木炭末、草乌头、小油、砒霜、黄蜡.

    几乎跟蒺藜火球一样,都是配方太过杂乱的问题,以至于走歪了路子,已经有点偏向于烟雾弹。

    其二,火炮。

    这也是有原型的东西,问题是跟蒺藜火球一样,都是配方有问题。

    关于制造炸弹和火炮,江昭并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物,仅仅是记得“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么一句模糊的话。

    但不影响什么,上位者定下大方向就行。

    但凡真的制作出来炸弹和火炮,那就一定能灭了辽国,一统天下。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