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年轻的变法者渴望上位!(2 / 7)

加入书签

 章衡面色一肃,没有说话。

    胁迫朝廷,无非就是要朝廷退让,以往也有过类似的例子。

    先帝执政之时,交子贬值严重,恰好黄河决堤、旱灾频发,就有官员趁机上疏称“纸币失信,上天示警”,差点就逼得先帝下罪己诏。

    当然,先帝并未下罪己诏,而是让十几位知州、同知、通判一齐认罪背锅,并下令大肆拨款修建黄河,退让一步。

    “呼!”

    江昭长呼一口气,沉声道:“关于提前三十日申报取钱的通报,有没有颁发下去?”

    茶商要挤兑!

    巧了,预先三十天申报取钱就是为了防止挤兑。

    “相关存储规则,都已经颁了下去。”

    章衡沉稳道:“估摸着是官商勾连,笃定了朝廷会大肆挪用和分散银行的钱,难以短时间补上窟窿。”

    天底下的大商不少,一次性存在银行的钱起码是几千万贯。

    不过,银行不单得存钱,也得取钱。

    为了便于大商取钱行商,内阁已经拟定设立十大银行,分布于十大商贸繁荣的城市。

    要想维持银行的日常运转,其余九大银行肯定得从汴京的银行长期性的分走钱财。

    若是一座银行分走两三百万贯,九大银行拢共就得分走两三千万贯。

    余下的钱财,一旦朝廷选择挪用一二,还真就未必能在三十天以内一下子腾出来五百万贯。

    毕竟,五百万贯钱财可是朝廷十分之一赋税的量,着实不算少。

    “这样啊!”

    江昭恍然:“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不过,也太小觑了朝廷。”江昭摇头,啧啧称奇。

    这一招,其实还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皇帝的威望不足!

    银行预先三十天得到取款的消息,预留的钱财不足,肯定是连忙上奏皇帝。

    皇帝要解决问题,无非两个法子:

    一,从地方银行紧急运钱入京,亦或是剥削地方政府。

    二,从内外百司调度。

    内外百司是有钱的,一年一预算,都会调拨相应的钱过去。

    但凡不是年末,内外百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