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报纸,巡查,入京!(3 / 8)
干。
劝谏、废后两次政治波动,相继贬斥内阁大学士欧阳修、兵部侍郎吕公著,以及废了中宫之主。
这一过程中,赵策英强硬的姿态,着实是相当罕见,让绝大多数文臣都为之顾忌,不敢胡来半分。
这一次,两浙路的重罚,更是震慑天下,朝野震动。
短短一年时间,一次外患,一次内忧,一次平叛,轻松助力其立威掌权,并借此君威大振,慑服百官。
单就掌握的实权而言,以及对百官的慑服力度而言,赵策英可谓远超先帝赵祯。
毕竟,先帝太过仁慈,时常会退让一步。
而赵策英,几乎不会退让。
相较于仁慈的人设而言,强硬的人设无疑是更让人心有顾虑。
让臣子顾虑,慑服臣子,就是君威!
以赵策英的强硬性子,绝对算是坚定的变法支持者。
至于官僚体系的执行,就更不是什么难题。
徐徐变法,徐徐图之即可。
单从理论上讲,还真就是三者兼备,就缺东风。
江昭抬眉,有了决意。
既然皇帝要变法,那就变呗!
代天巡狩一过,就可以试着变一变。
反正,他的施政理念一向是慢慢变法,长久变法。
恰好,两浙路被搞了一波,还可以拿两浙路试点。
“七郎,磨墨。”江昭摆手,吩咐道。
“是,先生。”种师道一礼,连忙走过去研墨。
自古以来,都有观政一说。
太后垂帘,幼年皇帝观政。
文臣弟子,趁着老师执政一方,也能借机观政。
昔年,韩章执政一方,任封疆大吏,江昭就有过长达五年的观政经历。
这一次,代天巡狩两京一十四路,着实是难得的观政机会,种师道却是以弟子之礼随侍左右。
不一会儿,墨汁黑润,铺开宣纸,江昭走过去,执笔落字。
一篇千言书信书就。
“让人呈到大内。”吹干墨迹,江昭吩咐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