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在下江昭,淮左人士,官拜参知政事,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总(5 / 9)

加入书签

春闱大试的资格,以及官位擢升两方面入手。

    其实,本该有“赋税”的限制,也即拔高赋税。

    不过,相较于科考资格、擢升年限而言,赋税苦的本质上是劳苦百姓,而非读书人、士人。

    拔高赋税,未免太过缺德,却是没必要。

    至于文武百官,那基本上是从上到下,从九品到二品,该贬就贬、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该夷族就夷族。

    反正,相较于太宗年间的“冒充钦差”案,起码是不相上下。

    区别就在于,太宗年间的“冒充钦差”案更偏向于杀人,“火烧钦差”案更偏向于政治打击。

    谁让两浙路撞了上来呢!

    近一年时间,一次开疆拓土,一次废后肃清,让官家彻底掌握了君权,稳居神器之位。

    结果,掌权不久,两浙路就犯下了十恶不赦之罪,可谓是撞在了枪口上。

    官家恰好就借此试一试刀剑利否!

    滕甫一叹。

    这种大局上的打压,江昭肯定跟官家单独谈过话。

    捞不了一点!

    六月十七,杭州。

    残阳西坠,暮云低垂。

    江岸,不时有贩夫走卒、戍吏水手,走动来去。

    或许是受到了火烧钦差的影响,诺大的港口并没有想象中的繁忙,反而有种难言的寂寥。

    “咦?”

    “这会儿还有大船?”

    江面,几道桅杆若隐若现,巡逻小吏一诧,不禁伸手指去。

    几名一齐巡逻的小吏,齐齐望了过去。

    “不对!”

    仅是望了两眼,几人就面色骤变。

    无它,桅杆越来越多,一道又一道竖起。

    不足几息,更是隐隐可望见船上密密麻麻的长枪铁甲,精锐士卒。

    “快,撤。”几人呼了一声,连忙往回跑。

    不少贩夫走卒一望,皆是连忙退去。

    最近,火烧钦差一事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

    那百十艘大船之上,俨然就是朝廷遣来的禁军!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