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强势的赵策英!北伐!(二合一)(7 / 8)
; 相性之下,自是让汉人打吐蕃,让吐蕃打西夏。
“余下七万。”
江昭向下望去,注目于种谔:“种谔将军领一万士卒,沿河州北上,一路肃清疆域。”
“诺。”种谔郑重行礼。
“张鼎、包顺领兵一万,一为左军,一为右军。郑晓、姚兕、杨文广、郭逵皆领五千,郑晓为先锋。”
七万军队,一下子就分了五万。
“章衡领兵五千,主管物资运输。”江昭继续道。
一般来说,主帅分为两种。
一种是亲自陷阵冲锋的类型。
一种是坐镇中军统筹指挥的类型。
江昭无疑第二种,坐镇中军的类型。
从理论上讲,两种类型的统帅并无明确高低之分。
不过,要是统筹十万大军的主帅还得冲锋陷阵,无疑是有点“没格局”。
主帅一死,且置十万大军于何地?
统帅中军,一万五千士卒护身,足矣!
“合七万兵力,北上乐州。”江昭沉声道。
六人相继行礼,口中称诺。
大致安排得差不多,江昭望向安抚使张方平,吩咐道:“子平要镇守迭州,破鹞弩便交于张大人负责制造。”
“尽量要快。”江昭郑重道。
乐州之地,为黄河上游,水流支脉较多,非常克制西夏骑兵。
要是有破鹞弩,那便是如虎添翼。
历史上,北宋巅峰时期制造破鹞弩的效率约莫是一年三万张。
也即一个月三千张左右。
新近得到技术,制作起来可能慢一些。
可即便一个月只能一千张,积累几个月也能积累出一个军的破鹞弩。
够用了!
张方平拱手,郑重点头。
汴京,御书房。
几十道关于“举荐外戚入边”的奏疏置于书案一角,赵策英面色微沉。
那些人,竟然妄图以上奏之举胁迫于他!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