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边疆一切军政大事,交于一人之手!(2 / 4)
; 自从造纸术得到改良,书本已经不再是高门显贵的专属。
不过,论起考试,贫寒子弟还是难以考得过官宦子弟。
先天资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教书先生的水平,足以拉开一大截差距。
因此,新帝恩科取士的三百六十七人,其中约莫两百人都是有背景门路的存在。
余下百七十,才是真正可抛出橄榄枝,试着列入门墙的人。
当然,百七十人,肯定不是都抛橄榄枝。
人品、学识、年纪,一一都得考量。
真正有资格入眼的学子,不会超过五十人。
“近来,都在干些什么?”江昭亲和一笑,问道。
黄裳,父母都是平民,一举登第,考上春闱二名,可谓是真正的寒门贵子。
要是品行没问题,那就可以列入门墙。
至于,其求学期间有没有老师?
教书先生与宦海一系的老师,并不矛盾。
黄裳不假思索,连忙答道:“游玩了几天。其后,便是继续苦读。”
“都读了什么,可否说来听听?”江昭又问道。
“主读《汉书》,寻找与先帝、新帝更替有关的事迹。”
黄裳解释道:“此外,还有边疆开疆拓土、外交事迹的先例。时政一道,西夏使者遭到官家严词拒绝,晚生认为可能考类似的例子。”
江昭点头。
仅此二问,就足以初步判定考生的品行。
春闱一过,尚有殿试。
举子得知入榜,兴奋实属常情,庆祝也是正常。
不过,要是一直庆祝,那就肯定有问题,属于是不知轻重。
这种人,就不能列入门墙。
此为一问。
仓促发问,要是考生应对正常,那就继续顺着他说的内容发问。
若是考生言辞有假,说的是临时编造的内容,肯定会忐忑结巴。
既是言辞有假,那就是不诚心,肯定也不能列入门墙。
此为二问。
上位者的临时发问,足以让下位者心中紧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