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恩科及封赏!(2 / 5)

加入书签

bsp;  年号的取法与谥号、庙号不一样。

    谥号、庙号较为关注上一位使用者的水平,生怕上一任使用者水平不够,拉低了谥号、庙号的含金量。

    年号,则是有着忌讳重复、谐音等情况,为的就是避免被视为“东施效颦”。

    一如“永熙”,取国祚绵长之意,寓意上佳,也适合赵策英。

    但是“永熙”的上一任使用者是北魏孝文帝元宏,几乎是千古一帝的存在。

    这样的年号,谁用了都怕被说“东施效颦”,自然是不能作为备选方案。

    凡是年号,几乎都得是原创。

    几句话一解释,赵策英连连点头。

    这都是寓意上佳的年号。

    沉吟着,赵策英起身,踱步走动。

    约莫一炷香,目光瞥了一眼“熙宁”,最终落于“熙丰”年号。

    安宁繁荣自是上乘,可对于他而言,富国强兵更是上上之选。

    “熙丰,寓意上佳。”赵策英落座,抚膝道:“就熙丰吧。”

    江昭颔首,恭谨一礼:“既如此,臣就呈递到内阁去。”

    即便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年号的决意权,往往是内阁与皇帝一齐决意。

    要是几位大学士认为“熙丰”不好,那也唯有作罢。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高。

    三种拟定的年号,无一例外,都是上乘之作。

    赵策英满意点头。

    初步登基为帝,涉及的事项实在太多,让人根本抓不着头脑。

    幸而有江昭这样的贤臣相助,一切倒也算得上井井有条。

    江子川,真是越用越顺手!

    先帝都能搞个“高”字,没道理他更差。

    毕竟,先帝也就享受了江卿不足十年而已,他与江卿年岁相差不大,起码得享受几十年吧?

    这不得搞个世宗皇帝?

    文书入袖,眼见赵策英似乎有些发呆,江昭以为他没什么事,便要持礼告退。

    “不急。”

    赵策英连忙招手,从木几一角取出一张折过的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