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君臣叙话!(3 / 5)

加入书签

p;太宗近支和太皇太后,即便联合在一起,还能翻天?

    “六位内阁大学士,都向朕承诺绝不应允太后垂帘听政。”

    赵策英一叹,解释道:“几位大学士中,韩大相公为百官之首,主要是维稳朝堂政局,无意插手宫廷争斗。

    欧阳修、曾公亮两位大学士,性子颇激,意欲化宫廷争斗为朝堂政斗,朕及时拦住。余下三位阁老,都入宫劝过太皇太后一次,几乎无效。”

    江昭抬眉,懂了意思。

    既非托孤幼主,那托孤大臣的做法自然也不一样。

    文官一途,六位托孤重臣,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制衡。

    其中,欧阳修和曾公亮意欲借机专营投机,凡行事都以向新帝表忠心为主,希望化宫廷争斗为朝堂政斗。

    一旦政斗起来,两人坚决站在皇帝一方,就此便是“忠臣”。

    不同风格的君王,臣子有不同风格的生存之道。

    余下三位阁老,不了解新帝的政治风格,以观望为主,希望通过新帝对太皇太后以及宗正寺的处置,了解新帝为人。

    当然,几位阁老肯定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太皇太后注定不可能垂帘听政,新帝地位算是稳固。

    “幸好陛下拦住了曾公亮、欧阳修两位阁老。”

    江昭认可的点点头:“宫廷之争,最好还是以和解为主,要是转变为朝堂之争,未免大动干戈,埋下祸根。”

    “先帝相赠基业,着太祖血脉为新君,可谓是有莫大魄力。太皇太后素有‘贤德’之名,倘若先帝方才驾崩,太皇太后就遭到打击,甚至都没有体面,不免惹人争议。”

    先帝一死,太皇太后就是继承先帝影响力的人,且有长辈身份。

    即便真的斗起来,朝廷官员也不会坐视太皇太后输得太难堪。

    真要斗起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曾公亮和欧阳修的做法,并不可取。

    宫廷争斗要是转化为朝堂争斗,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

    “朕也是此意。”赵策英拾起几道奏折:“可太皇太后缄默不言,偶尔更是训斥于朕,朕也不免心中烦闷。”

    “江卿,唯有你可相助于朕了!”赵策英一脸殷切的望了过去。

    要解决太皇太后的问题,基本上就只有几位托孤重臣能插手。

    可惜,涉及宫廷争斗,除了曾公亮、欧阳修两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