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志病逝!(3 / 6)

加入书签

   至于江珩和江珣,实在太小,为了不给孩子留下阴影,却是并未带到颐养堂。

    江怀瑾扒拉着母亲的手,学着母亲跪下。

    “祖父。”

    江昭扶着老人躺平,旋即重重一拜。

    宗族耆老、江氏子弟,几乎都已经来齐,齐齐下拜。

    一时间,堂内泣不成声,哀天叫地。

    熹微渐染,天泛鱼白。

    素灯垂泪,白纱笼灯。

    江氏上上下下,或是披麻,或是着素,嚎哭之声,不绝于耳。

    不断有仆从手持“报丧帖”,往返奔走,告知哀丧。

    正堂。

    以江昭为首,足足有十余人。

    或为耆老,或为主脉男丁。

    为象征哀痛,皆着麻衣,顶丧冠,系麻带,穿素鞋。

    此刻,十余人齐齐围着一道丈许长的木几。

    其上,摊开一幅《淮左堪舆图》,记载了淮左九成九的地形。

    “堂伯,怎么样?”

    江昭观望了两眼,注目于一位擅长风水的耆老。

    祖父病逝,并非是哀痛悲哭就行。

    涉及墓葬,有不少需得忙碌的事情。

    自去世之日起,小殓、大殓、殡葬,都有讲究。

    小殓,也即去世的首日。

    这段时间,须得让子孙,以及儿媳为公公擦拭身体,以便于入葬。

    大殓,往往是去世的次日。

    这一日,主要是让老人入棺,停灵哭泣。

    自大殓至殡葬,少则月余,多则两三个月。

    这段时日,主要是用于墓葬的准备事宜。

    堪舆风水宝地,修建墓室墓穴,制备葬品、灵位,上奏申请追封、钦定谥号、颁发神道碑等,无一例外,都非常耗费时间。

    这会儿,十几位耆老围聚,就是为了勘察风水宝地。

    那位五十岁左右的耆老沉吟了一会儿,执朱笔勾勒了几笔,划下四个名字。

    瘦西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