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耕田作秀!(3 / 4)

加入书签

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起自农耕,民生之本啊!”

    “耕田好啊,得耕田!”

    几位宗室,相继表了态。

    读书厉害一点,就引经据典。

    读书不行,就适当编一两句。

    反正,得耕田!

    河州通判苏轼扬了扬手,朗声道:“大人言之有理,躬耕而行,方知粮食之不易。”

    主事者扎木心头一诧,连忙让人去找来农具。

    吐蕃蛮夷之地,读书习文并不普遍。

    哪怕作为主事者,他也没怎么读过书,不清楚几位大人物究竟都在说些什么。

    反正,就是要亲自耕田。

    这样的大人物,亲自耕田!

    这是何等的贤明啊!

    不足一炷香,自有几十柄农具呈了过来。

    江昭爽朗一笑,拎起一柄长耙,挽了挽紫袍玉带,卷起裤腿,大步向着农田走去。

    几位宗室、几十位官员相继拾起农具,跟了上去。

    其间,眼见尽是官袍的大人物齐齐走进田野,不少吐蕃百姓尽是惊诧,不免观望起来。

    一些百姓向着住所跑去,告知这一消息。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观望起来。

    须知,这可是紫袍大员亲耕!

    这样的大人物耕田,不免惹人好奇。

    几十位官员,手持农具,示范躬耕。

    当然,真正躬耕的仅是八个人。

    江昭、苏轼、扎木、五位宗室。

    余下的官员,主要就负责称颂吹捧。

    怎么着,也不能抢了顶头上司和几位宗室的风头。

    “昔范文正公守边屯田,今小阁老持钧秉轴,犹执耒耜于陇亩。观其犁雨耕烟之勤,不逊诸葛南阳之隐!”

    “掌兵刑钱谷之暇,仍循颜子、郭外之志啊!”

    “昔孔融让梨,公让膏腴千顷,使边氓得粟帛之养,岂非古先贤遗风再显?”

    “昔人谓【宰相必起于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