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班底成员!(3 / 4)

加入书签

文官一方,也定然会向“弃笔投戎”的他释放善意,视其为文官。

    下一代,就不一定。

    王韶这一脉,具体算是文官,亦或是武将,就取决于后代的抉择。

    种谔此人,颇有其父种世衡的风范。

    本来,种氏一族官宦世家,其叔祖父是一代大儒,其父种世衡也是文官出身。

    不过,入仕了一段时间,种世衡就立下武将功绩,并为了前程,就此文官转为武将。

    种世衡,差不多就跟王韶一样。

    不过,他走的更绝一点,主动转为了武将,而非让下一代抉择。

    文官转武将轻松,武将转文官可就难上不少。

    因此,哪怕族中出过一代大儒,种谔也是妥妥的武将出身。

    而且,还是没有世袭爵位的武将。

    没有世袭爵位,种氏一族的发展路子,类似于文官。

    也即在地方上发展家族势力,以武将之身获取权势。

    然而,汴京勋贵遍布,又哪里轮得到“野生”武将掌权。

    兼而受文官压迫,种氏一族的传承,注定艰难。

    好在,其父种世衡曾与百官之首韩章有不小的交情。

    受了韩章举荐,种谔也算是有了出路。

    如今,种谔立下了功绩,受封宕州团练使。

    日后,估摸着是往建功立业、封赏爵位的方向发展。

    野生的武将世家,掌权实在太艰难,还不能跟汴京勋贵一样抱团取暖。

    若非是种世衡与韩章交情不浅,种谔要想出头,实在太难。

    既是走了武将路,还是有个爵位傍身为好。

    蒋之奇为新科进士,适当跳了级,擢升为从七品熙河路监察御史。

    对于非翰林出身的官员而言,这样的擢升速度,也算是罕见。

    除了船上的这些人,还有一人也会去往熙河路。

    韩嘉彦!

    六年以前,韩嘉彦外放一州通判,为正六品。

    其间,擢升过一次,任职一州知州。

    而今,特意调入熙河路,任职正五品提举常平司主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