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让我考察好圣孙?(2 / 4)

加入书签

有举子不服,自可移居边疆。

    “二十。”江昭给了个中肯的数字。

    一次春闱,取三四百位进士,合十三路。

    一路取士平均是三十左右。

    二十,这个数字在平均线以下。

    “可。”赵祯点头。

    一定的政策支持,非常必要。

    “臣要裁撤冗兵,精简军制。”

    江昭解释道:“边疆开拓,恰逢无人种田。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卒,适当赏赐田地,裁撤军籍。”

    “亦可。”赵祯点头。

    冗兵,一向都是军伍存在的大问题。

    历年军费,开支都不小。

    不过,裁军得有理由。

    士卒裁撤,怎么着也得给点补偿,并适当安顿生产事宜。

    否则,裁撤的士卒太多,聚在一起,万一出了个点子王,就可能导致叛乱。

    熙河路地广人稀,赏赐土地,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好事!

    “臣要适当调动一些新科进士,维持边疆政局运转。”

    熙河七州,一州起码五六个县,也即三四十个县。

    要是算上配套的小官、小吏,起码得奔一千以上。

    这样数目的官员,都得进士、举子去填。

    “可。”赵祯点了点头。

    新拓疆域,一切都得重新建立,该有的支持,肯定得给到位。

    “暂时就这些。”江昭恭声道。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隐性的支持。

    一如人事调整、司衙调整等事宜。

    不过,这都是默认的支持,无需说出来。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赵祯缓缓点头,拍了拍意气风发的青年。

    “臣惶恐。”江昭一惊,连忙下拜。

    就在这时,司礼掌印太监通报道:“陛下,几位公子求见。”

    公子?

    江昭抬了抬眉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