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君王问策!(3 / 4)

加入书签

    可要是不成,那就妥妥的钉死在耻辱柱上。

    疆域到手没多久,万一真的丢了,可就是千古罪人。

    如此,也就怪不得英国公心中发慌。

    (如图:疆域是真的长,基本上就是夹在中间,鞭长莫及)

    赵祯缓缓点头。

    他特意召见江昭,为的就是此事。

    “治政熙河,江卿何解?”赵祯平和问道。

    边疆一事,说紧急也紧急,说不紧急也还好。

    以江昭的本事,既然能开疆拓土,就能镇守疆域。

    吐蕃内乱,但凡不出意外,就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相较而言,赵祯更想知道江昭的治政策略。

    当然,这也是历任封疆大吏外放时的流程。

    君臣商谈,治世之道。

    一方封疆大吏,掌握千万人的生计。

    要是放到汉末时期,那就是妥妥的诸侯王。

    执政一方,封疆大吏近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要是治理的太糟糕,官逼民反,说不定就会动荡国本。

    也因此,任何一位封疆大吏,都值得皇帝郑重。

    所谓的京官高一级,对于封疆大吏而言,不存在这种情况。

    江昭并非封疆大吏,但行的是封疆大吏的权势、职责。

    一些该问的,还是得问一问。

    江昭沉吟,答道:“以兵戈守疆土,行政安人和之道,蕃汉相融,稳固疆土。”

    自古以来,新开疆拓土的疆域,都非常不稳定。

    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人抢了回去。

    熙河七州,也是一样。

    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涉及吐蕃百姓、西夏百姓的归属感问题。

    熙河七州,吐蕃与西夏撤军,但却还有不少普通百姓常居。

    相比起将士,百姓一生也未必走出小镇。

    边军开疆拓土,怎么着也不可能真的出手大规模屠杀无辜百姓。

    蛮夷之地,作风与汉人大不相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