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封荫妻儿!(3 / 5)

加入书签

  国公之位,就是流爵鲁国公。

    作为尚未致仕的文官中唯三的国公之位,含金量相当不凡。

    史书留名,则是让翰林院单独修《熙河平戎录》一事。

    单独特意修书,这可是千古留名。

    此外,除了《熙河平戎录》,还有有一本翰林院修的编年史,暂定取名《资治通鉴》,就更是不凡。

    封荫妻儿,则是追封三代的赏赐。

    从曾祖父一代,追封到祖父、父亲,妥妥的往上追封三代。

    其中,已经过世的曾祖父江沅是追赠,给予了谥号。

    并未过世的江志、江忠,则是加赠。

    加赠官职,无关实权,但也是一等一的殊荣。

    甚至,就连妻子盛华兰,也荫封了郡夫人。

    这样的诰命,哪怕是放眼汴京官眷圈,也是少有的存在。

    此外,还单独赏赐了荫封名额。

    要是江昭的子嗣不成器,怎么着也能混个进士功名,下一代但凡不谋反,肯定是一等一的郡望大族。

    光宗耀祖,封荫妻儿,不外乎如此!

    要说最涉及含权量的封赏,还得是令江昭建熙河路,领经略安抚副使一职。

    这可是从三品实职,主官一方军政的职务,上头就一个经略安抚使,毋庸置疑的二把手。

    而“假经略安抚使”之职,也就意味着官家短期内没有擢升一位安抚使过去任职的意向。

    江昭,作为经略安抚副使,兼宣抚使,就是事实上的一把手,妥妥的封疆大吏。

    并且,还不是简单的封疆大吏。

    须知,以往熙河七州,可都是受异族统治。

    如今,异族退去,以七州为熙河路,也就意味着从上到下,从高官到小吏,处处都是空缺的官位。

    一旦江昭任职熙河路,就得大批量的重新擢拔官员,填满空壳。

    作为新的一路,无论朝廷再怎么插手一部分官位的调遣,余下的一部分,都是天大的量!

    凭借着这些量,以江昭的本事,轻松就可建立一个新的班底。

    熙河系!

    从上到下,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的人!

    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