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储法!(5k)(2 / 7)

加入书签

nbsp;   也因此,官家绝不可能退让。

    一次逼宫可成,那就可能有下一次。

    这一次逼宫是让过继宗室,下一次逼宫可能就是“禅让”。

    赵祯,断然不可能照着臣子的要求去立嗣。

    起码,这个时间段不行。

    哪怕有了宰辅大相公逼宫,他也一定会一拖再拖,尽量的持续往后拖延。

    一旦真正的立了皇嗣,他这个皇帝可就形同虚设。

    甚至,与其立某一位宗室为皇子,他更愿意看到兖王与邕王明里暗里的争斗。

    起码,还能有个制衡。

    他这个皇帝,也仍然还是裁判角色。

    这也是本来的剧情线上,官家赵祯的处理方法。

    一拖再拖,拼命的拖,足足又拖了近十年的时间。

    直到实在难以拖延,方才立了邕王为太子,进而导致宫变产生。

    同样,官家口含诛心之言,宰辅大相公也不可能再度“拉着龙袍”劝谏。

    一次百官劝谏无效,再来几次,怕也没什么效果。

    皇帝,这是一位特殊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皇帝可以尽量耍无赖。

    官家可口吐一次诛心之言,就可口吐两次、三次诛心之言。

    一次劝谏让皇帝口吐诛心之言尚可,要是次次劝谏都让皇帝被迫口吐诛心之言,那就是纯粹的忤逆犯上。

    就连史书,也会记载得一清二楚。

    此事,关乎富大相公死后的声誉!

    甚至涉及这一朝臣子的后世评价!

    因此,富大相公不太可能再猛地冲在前面,文武百官也不太可能再竭力劝谏。

    当然,不竭力劝谏,不代表没有劝谏。

    这些来之不绝的劝谏奏疏,几乎已经影响江山社稷的运转。

    官家赵祯,但凡在乎江山社稷,就得注重。

    一时间,臣子难以再进一步,皇帝难以再退一步,君臣僵持。

    江昭踱步,沉吟起来。

    此前,文武百官特意腾出近一年的时间给官家繁衍子嗣,并没有什么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