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就职上任!(4k)(3 / 7)

加入书签

这一职务,涉及君王与内阁大学士的政令问题,说话都得斟酌一二。

    伴君如伴虎,那可不是假话。

    典籍编修,职责上跟翰林编修有重合。

    不过,历代的翰林修撰几乎都只是挂个名,不真正的去修书。

    起草诏令制诰与侍从顾问两个职责,就已经是一个人当三个人甚至四个人使唤,哪里还会有时间去编修典籍?

    经筵讲学,这玩意也就是为皇帝讲课,又分日讲和经筵两类。

    其中,翰林修撰有机会进行经筵日讲。

    当然,经筵日讲,官家几乎不会去听。

    官家会去的是经筵讲席,这玩意是宰辅大相公和内阁大学士讲课,文武百官参与,含权量贼高。

    担任科考考官,也就是担任下一届的春闱考官。

    状元郎担任下一届的春闱考官,这是惯例。

    此外,翰林修撰还是三鼎甲中唯一一个以官员身份上朝的存在。

    事实上,起居舍人也可以上朝。

    不过,那更多的是因为需得记起居注的职务特殊性。

    起居舍人哪怕上了朝,实则也没有议事上奏的资格,更像是一个无情的记载机器。

    起草诏令制诰、侍从顾问职责、编修典籍、经筵讲学、科考考官,也即是翰林修撰的五大职责。

    就翰林修撰一职而言,三个字足以形容。

    忙!

    累!

    贵!

    这是一个几乎不得空闲的职务。

    单就是起草诏令制诰,侍从顾问两个职责,就足以压得人难以喘息。

    三百六十五天,三百五十天都得到任。

    从晨曦初晓到天色昏沉,从春日到寒冬,时刻待命。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老老实实的撑住三年时间,并且时刻从政令中学习,那就是妥妥的国之大才。

    历代状元郎的差距,就在于有没有持续大量的学习,并总结知识的能力。

    大量且持续!

    这就是起草诏令的现状。

    不少状元郎前期尚且能勉强学习,时间一长就脑子疲敝,仅是起草诏令,而不从诏令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