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五年!(4 / 5)
两人无须多言,都是仕林名士。
孔道辅则是孔圣人的四十五世孙,官不大,权也不高,但身份相对特殊。
范仲淹、欧阳修,孙复都是他举荐过的人才。
范仲淹与欧阳修无须多言,一位曾位列台阁,一位则是文坛领袖。
孙复,也即为江昭扬过名的大儒,他有一个学生,名为文彦博,已是位列台阁。
此外,晏殊有一个女婿,名为富弼,百官之首。
单就上述的几个人,足以证明晏殊是何等的善于识人。
除此以外,将来还会出现两个人,证明百官其上谥号为“元献”是何其的高明。
一个叫张方平,一个叫王安石。
张方平暂时声名不显,但他非常能熬,三朝元老,未来也是有机会入阁的人物,且极力举荐过“三苏”!
宦海一途,一向讲究“不光你得行,说你行的人也得行”的特色。
而张方平,曾经是苏轼、苏辙两人的仕林伯乐。
并且,就江昭所知,张方平也是韩系的人。
庆历新政一事,致使张方平一路贬谪,滁州、江宁、杭州、益州几地为官。
而因新政失败的缘故,张方平似乎产生了心理阴影,行政风格慢慢偏向于保守。
王安石,宰辅之资。
如今,哪怕不算上尚未起势的张方平与王安石,单单注目于富弼、韩章、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几人,也可窥见晏殊的关系网究竟是何其的逆天。
元献二字,实在是妥帖。
这样的大人物病逝,不免又是一场哀悼。
江昭作为名正言顺的徒孙,自然是得悼念。
一首《鹧鸪天·祭司空》,质量上乘,一句“天下谓公真宰相”,尽是赞誉之意,又引起一定幅度的传播。
十月,礼部侍郎王尧臣丧母,告假守丧。
这位是韩系的老人,韩章特意书信一封安抚,江昭也以晚辈的身份书信一封送去。
因是守丧事宜,并非本人去世,且王尧臣也并非位列台阁的人物,其老母亲逝去的消息也就没怎么引起仕林轰动。
江昭书信一封过去,也有韩章的授意,主要是为了让王尧臣知道他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并留下一个好印象。
毕竟,以江昭的名望,未来的下限就是治学一方的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