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狗急跳墙(2 / 2)
出来的化工废料,不要多,但要够‘典型’。然后,秘密运到上游那个点,找准时机,在暴雨最大的时候,把废料倒进通往雾江的泄洪沟或者直接渗入土壤!”
赵达康的思路清晰而歹毒:利用真实存在的污染遗址,添加“催化剂”般的特定污染物,借助自然灾害的掩护,制造一起看似偶然、实则可控的“泄漏事故”。
“事故发生后,”赵达康继续部署,“要让东风县环保局的人‘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报告要强调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在极端天气下的集中显现’。同时,找几个熟悉的媒体记者,发内参,写评论,基调就是‘环保旧账不容忽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把矛头指向过去的管理模式和…现任分管领导的责任!”
他要把一场人为的阴谋,包装成一场必然发生的生态灾难,并利用舆论,将秦风置于风口浪尖。
孙耀东听得心惊肉跳,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执行:“人选…东风县府的办公室主任老钱,跟了我们十几年,他小舅子就在危废中心开车,嘴巴严,也缺钱…可以让他去办。媒体那边,有几个关系不错的笔杆子,可以操作。”
“好!”赵达康眼中凶光闪烁,“告诉老钱,事情办妥了,他儿子出国留学的费用,我们包了。办砸了…他知道后果!一定要干净利落,不留任何尾巴!”
密谋既定,邪恶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孙耀东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向东风县的亲信下达了指令。一股危险的暗流,在汛期将至的紧张氛围下,向着雾江上游悄然涌动。
与此同时,秦风并非全然没有察觉。周文通过技术监控,发现赵达康和孙耀东近期的通讯频率异常增高,且多次使用隐语沟通。虽然无法破译具体内容,但这种异常的活跃本身,就是强烈的危险信号。周文将这一情况紧急汇报给了秦风。
“狗急跳墙…”秦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天际翻滚的乌云,喃喃自语。他预感到对手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但具体是什么,何时发生,却难以预料。他只能加强防范,指令周文和刘玉凤,一方面加强对关键区域和人员的监控,另一方面督促郑怀远和孙雯加快证据固定工作,同时让文旅项目组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笼罩在知情者的心头。郑怀远在加班加点整理数据时,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色,莫名地感到一阵心悸。孙雯在核对账目时,也时常停下笔,眉头紧锁,担忧着不可预知的变数。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东风县境内,雾江上游一支流沿岸,一片废弃的化工厂遗址隐没在漆黑的夜色和淅淅沥沥的雨水中。一辆没有牌照的小型罐车,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驶近。车上下来两个黑影,穿着雨衣,动作鬼祟。他们利用地形和雨声的掩护,将车上装载的几桶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工废液,迅速倾倒在早已勘察好的、一条雨季会汇入雾江的土壤渗漏点附近。
整个过程短暂而隐蔽。完成操作后,两个黑影迅速上车,消失在茫茫雨夜之中。他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道,其中一人在紧张之下,遗落了一个印有某化工厂缩写的不起眼的塑料瓶盖,滚落进了草丛深处。
而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上游地区突降暴雨,雨水迅速汇集,冲刷着地面,裹挟着新倒入的废液和遗址固有的污染物,汩汩地渗入地下,并随着暴涨的溪流,向着下游的雾江主干道奔腾而去。
一场人为策划的生态灾难,已经启动了倒计时。赵达康的险棋,已然落下。而秦风和他的战友们,即将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江泉的命运,雾江的清浊,都系于这暗夜中的较量与即将到来的黎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