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钓鱼(2 / 2)
杯。湖面上的浮漂轻轻晃动了一下,又恢复了平静。
“怎么用?”他问得言简意赅。
“不能直接交底。”刘玉凤语气肯定,“现阶段,只能借势。比如,针对雾江长廊项目,市政府可以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环境与资金监管协调小组’,名义上是为了确保重大项目投资规范、环保达标。由你或者我牵头,把环保局、审计局、财政局的相关人员纳入进来。郑怀远和孙雯,就可以以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中,接触相关数据和文件。”
她继续细化:“给郑怀远的任务,可以是‘协助梳理项目区域历史环境本底数据,建立环境监测基线’,他就能合理调用监测总站的档案数据。给孙雯的任务,可以是‘协助审核项目相关资金预算和流程合规性’,她就能介入资金流向的初审。这样,一切都在公开的、合规的框架下进行,即便有人关注,也只会认为是常规工作安排。”
“但他们查到的内容…”秦风沉吟。
“通过工作流程正常报送。”刘玉凤接口,“但在报送渠道和汇报层级上,可以做些微调。比如,小组的日常工作简报,除了按程序报送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可以设定一份单独的加密版本,直报给你我。关键证据的原始材料,由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秘密备份,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转交周文进行技术固定和深度分析。”
方案考虑得相当周密,充分利用了现有体制内的程序和规则作为掩护,将秘密调查嵌入公开工作之中。
“风险在于,”秦风指出,“他们是否愿意在合规工作之外,承担额外的风险?能否在压力下守住秘密?”
“所以是观察和试用。”刘玉凤道,“初期只布置公开任务,观察他们的反应和专业判断。通过他们提交的报告,评估其立场和能力。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和事件考验。目前阶段,他们只需要做好‘分内’之事,就足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了。”
鱼竿始终没有动静,但两人似乎并不在意。
“你觉得呢?”刘玉凤最后问道,目光依旧落在湖面上。
秦风将杯中剩余的茶一饮而尽,感受着那淡淡的苦涩与回甘。“可以尝试。你来安排协调小组的筹建事宜,程序上要完全合规,理由充分。人员名单,你初步拟定,上会时我会支持。”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地补充:“启用他们之初,不要给任何暗示。让他们像平常一样工作。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明白。”刘玉凤点点头,“就像这钓鱼,急不得。得等,得看准时机。”
两人不再说话,重新将注意力投向湖面。细雨依旧无声飘洒,湖面泛起细微的涟漪。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