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商谈(2 / 2)

加入书签

的overy(覆盖层),巧妙地与隐藏的健康风险图、历史污染源图叠加在了一起。每一处“景点”的选择,每一条“线路”的规划,都暗含着一个需要深入调查的坐标。

“方案很好,但落地需要各部门协同。”秦风拿起笔,在地图空白处写下几个部门名称,“我看可以尽快开一个跨部门协调会,把任务分解下去,压实责任。”

他写下的部门:文旅局、档案馆、环保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学生研学)…

这个名单看似寻常,却将可能掌握着关键碎片化信息的部门,以“文旅项目协作”这个无可指摘的理由,全部纳入同一个工作框架内。

“会议议题呢?”刘玉凤问。

秦风沉吟片刻:“就叫‘雾江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史料征集与多业态协同部署会’。重点讨论:一、历史影像与环境数据征集方案;二、沿线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保障预案;三、生态科普内容审定。请相关部门准备详细材料参会。”

每一个议题,都像一把雕刻精美的象牙匕首,直指核心:

“史料征集”→指向被封锁的历史环境数据。

“卫生保障”→指向隐匿的公共健康数据。

“内容审定”→指向话语权的争夺。

刘玉凤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补充道:“还可以让科协派专家列席,负责审核科普内容的科学性。”——这为陈博、杨小波他们以“专家”身份介入数据审核打开了通道。

大的框架已定,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声音始终控制在正常的工作交谈范围。最后,刘玉凤将地图仔细卷好,重新塞回画筒,仿佛那只是一份普通的规划草图。

“方案思路清晰,我完全同意。”刘玉凤站起身,语气正式,“我会让文旅局尽快起草会议通知和方案细化稿,按程序报批。”

“辛苦刘市长了。”秦风与她握手,“这项工作是展示江泉形象的重头戏,我们务必做实、做细、做出彩。”

手分开时,刘玉凤的指尖极快地在秦风掌心按了一下,留下一个极小的、硬物的触感。

她转身离开,画筒夹在臂下,平板电脑拿在手中,一切如常。

门关上后,秦风摊开手掌。掌心躺着一枚微型的、伪装成U盘状的无线传感器。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刘玉凤坐车离开。然后,他回到办公桌,将传感器插入电脑隐藏接口。屏幕一闪,自动解密出一个加密文件夹。

里面是几份扫描件:

一份是某国外学术期刊的论文预印本,探讨特定工业污染物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潜在关联模型,作者署名包含了刘玉凤那位在省疾控的同学。

另一份是某敏感时间段,雾江下游几个自来水厂进口水质快速检测仪的原始日志数据碎片,数据显示了数次诡异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峰值,与官方平滑曲线截然不同。

最后一份,是一个加密通讯录,里面是刘玉凤通过其堂叔关系所能联系到的、在更高层级监测机构和学术机构工作的、可能提供帮助的人员名单列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