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数脉相连(2 / 3)

加入书签

>云峡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数学课上。

年轻的李梅老师正在讲解分数应用题。她身后的电子白板上,除了课件,还有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显示着“课堂智慧辅助”小窗口。

窗口内,一个动态更新的“学生专注度热力图”正在悄然生成。数据来源于教室顶部的智能摄像系统(非人脸识别,仅捕捉姿态和互动频率)与课桌平板上的答题互动记录。

热力图上,大部分区域是代表专注的绿色。但有两个位置亮着微弱的黄色。

李梅的目光扫过教室,精准地落在靠窗的张小军和后排的李晓身上。张小军正偷偷在课本上画小人,李晓则眼神飘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橡皮。

李梅没有点名批评,而是自然地调整了教学节奏:“同学们,这道题有点难度,我们换个方式理解。张小军,你上来用白板画图演示一下这个分蛋糕的过程?李晓,你帮他读题?”

被点名的两个孩子一愣,随即有些紧张地站起来。在全班注视下,张小军画出了歪歪扭扭但思路清晰的蛋糕分割图,李晓磕磕巴巴但准确地读完了题目。两人的“黄色”状态瞬间转为积极的“浅绿”。

课后,李梅点开“教育集团”教师端APP。屏幕上跳出张小军和李晓的“个性化学习简报”:

张小军:图形思维活跃(课堂涂鸦多为几何图形),抽象逻辑稍弱。建议:多提供实物模型或画图解题机会;关注其课堂专注力持续性(易在20分钟后分散)。

李晓:语言理解力强,但自信心不足,课堂参与度低。建议:增加朗读、表达机会;设置阶梯式问题,逐步建立信心;关注其社交互动情况(课间独处频率较高)。

简报下方,系统还根据李晓的情况,自动推送了“教育集团”资源库中匹配的“增强自信心”微课视频和几个适合小组合作的趣味数学游戏方案。

李梅轻点屏幕,将游戏方案和微课链接分享到班级学习群,并给李晓妈妈发了一条私信:“晓晓今天课堂朗读表现很棒!建议在家多鼓励她大声朗读,附上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可以一起玩哦!”

冰冷的算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捕捉到最细微的学习状态波动,为教师提供了穿透表象的洞察和精准施教的“弹药”,让“因材施教”从理念走向可操作的日常。

场景三:农业生产的“先知”之手

长河镇河湾村,王老五家的稻田边。

神农集团的技术员小张和王强(王老五的儿子)正蹲在地头,盯着手机屏幕。屏幕上显示着“长河联合体”APP的“田间管理”页面。

页面中央是王老五家那块5.2亩的“玉晶香”稻田的卫星图,叠加着密密麻麻的实时数据:

土壤墒情:68%(适宜)

叶片氮含量(光谱分析):临界偏低

虫情监测(图像识别):发现稻飞虱若虫,密度:轻度

未来72小时天气:晴转多云,无雨

稻株生长阶段:孕穗期

突然,页面弹出一个醒目的金色提示框:

“AI农艺师建议:”

“*追肥预警:叶片氮含量临近下限,影响孕穗质量。建议:24小时内,按每亩施用缓释氮肥5公斤(联合体农资仓已备货,可预约无人机作业)。”

“*植保建议:稻飞虱若虫初现,未来三日天气利于其繁殖。建议:48小时内,使用生物制剂BT(苏云金杆菌)进行预防性喷洒(浓度:XXX,作业时间:清晨或傍晚)。无人机可同步执行。”

“*灌溉建议:当前墒情适宜,未来三日无雨,无需额外灌溉。”

王强看得目瞪口呆:“张工,这……这比您还准啊?”

小张笑着拍拍他:“这是‘安全云峡’平台接入了全市气象、土壤墒情网数据,结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