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江畔旧梦(1 / 2)

加入书签

上午九点长河镇的江心洲还蒙着薄雾,天美集团总裁秋雨燕的白色轿车碾过碎石路,惊起芦苇丛里几只白鹭。她下车时特意换上平底鞋,卡其色风衣口袋里露出一角泛黄的素描纸。

“秦书记久等。”她走向防汛观测台,长河镇党委书记秦风正和水利站长老李比划着水位标尺。听到声音回头时,她腕间的银链子故意晃了晃——那是大四写生时他送的生日礼物。

老李识趣地收起图纸:“秦书记您和秋总聊,我去看看新装的雨量监测仪。”

秋雨燕从文件袋抽出规划图铺在水泥台上,江风掀起纸角,秦风用镇志压住。“物流园占地面积比上次方案缩小了15%。”她指尖划过绿化带标注区,“东侧保留三十亩芦苇荡,就当给白鹭留个食堂。”

秦风掏出红蓝铅笔,在图纸上画了道弧线:“防汛通道要从五米拓宽到八米,否则行洪期货车进出会堵住抢险通道。”铅笔在“生态停车场”处顿了顿,“这些透水砖换成碎石铺面,我们镇石料厂能供应。”

“你还是这么较真。”秋雨燕从包里摸出保温杯,拧开时飘出茉莉香,“记得毕业设计答辩前夜,你非要把模型比例从1:100改成1:75,害我在实验室通宵重做。”

秦风接过她递来的茶杯,杯沿有道细裂纹——大二写生时摔过。他指向江滩上歪斜的木桩:“当年搭画架的支撑柱还在,前年洪水冲垮观测台,倒是这些老木头没挪窝。”

秋雨燕忽然蹲下,从芦苇根处抠出半截生锈的画钉:“你当时说要把江心洲画进毕业作品,最后交的却是镇政大楼设计图。”

“现实比理想骨感。”秦风掏出防汛日志,翻到去年抢险记录,“七月二十三号水位超警,这片滩涂淹了四天,你的物流园排水系统扛得住?”

秋雨燕抽出文件夹里的水文报告:“天美设计院做过压力测试,地下管网排水量提升到每秒三立方。”她突然指着远处,“要是把二号仓库往北移二十米,就能避开老杨家的祖坟。”

两人挨得近了,秦风瞥见她发间的银杏叶发夹。毕业那年秋天,他们在校门口捡的银杏叶,被她做成标本嵌在银饰里。

老茶馆二楼包厢,八仙桌上的青花瓷壶咕嘟冒热气。秋雨燕把合同草案推过去时,袖口蹭到茶渍,晕开一小片淡黄。

“秦风啊,物流园建成后,天美每年拨两百万扶持镇刺绣合作社。”她翻开附件,“第一批订单是五千套茶席,绣娘按件计酬,日薪不低于一百二。”

秦风掏出老花镜细看条款:“合作社要占物流园5%的干股,按季度分红。”他蘸着茶水在桌面写数字,“按天美物流公司去年的利润率,合作社每年能分到一百八十万左右。”

木楼梯突然咚咚响,镇长周振宇拎着算盘闯进来,军绿胶鞋还沾着猪圈的泥。“秋总,搬运工得优先招本地人!”他把招聘简章拍在桌上,“五险一金按省标交,工伤险额外上浮20%。”

秋雨燕的助理小唐刚要开口,被她抬手止住。“周镇长,天美在邻省物流园雇佣了四成当地村民。”她调出手机里的工资单,“去年人均月收入五千四,年终奖另算。”

“我们镇码头搬运工现在日均一百五。”周振宇扒拉算盘珠,“按每月出勤二十五天算,你们开三千七还包吃住,中!”

秋雨燕的钢笔在合同空白处唰唰写字:“再加条补充协议,年利润的3%投入镇教育基金。”她摘下银杏发夹压在纸上,“违约的话,这个抵押给你。”

秦风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茶杯裂纹。大四实习前夜,她就是用这个发夹别住散落的图纸,通宵帮他修改规划方案。

王婶家小院飘着毛豆香,秋雨燕坐在矮凳上学剥豆荚,指甲缝里沾了青汁。她带来的征地补偿方案被王婶儿子用烟头烫了个洞。

“我爹的坟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