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5章 要是换做我,我也同样看不上你(4 / 5)
为旅人们歇脚时必读的文字,被称为“沉默者的遗言”。
时间继续前行。
春来之时,北境冰雪消融,融水顺着旧管道流入干涸多年的灌溉渠。莫问尘带着几个年轻人重建温室,种下了第一批土豆和白菜。叶昭则利用报废卫星零件改装了一套简易天气预警系统,帮助周边避难所提前防范风暴。
某天午后,他在清理仓库时翻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金属箱,标签上写着:“第五实验室?绝密样本?禁止开启”。他犹豫片刻,还是用工具撬开了锁。
箱内并无危险物质,只有一卷胶片和一本实验手记。
手记扉页署名:林小禾,日期为命魄系统崩溃前三个月。
内容揭露了一个从未公开的事实??当年所谓的“容器融合实验”,根本不是为了消灭否定之子,而是试图创造一种新型共生体:让命魄的能量与人类意识共存而不吞噬。然而第五次实验失败后,她意识到这条路注定通向新的奴役??哪怕初衷是善意的,一旦赋予某个人掌控集体意识的能力,权力便会腐蚀一切。
于是她做出了选择:摧毁系统,抹去成果,将真相埋葬。
但在最后一页,她留下了一行小字:
>“如果未来有人重新找到这条路,请记住:真正的共生,不需要技术中介。只需要信任、倾听与一首共同唱过的歌。”
叶昭看完良久无言。他将手记收好,把胶片送进老式放映机。画面闪烁几下后,出现了林小禾年轻时的影像??她在实验室里对着镜头说话,神情严肃: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我已经不在原位了。也许死了,也许走了。但请相信,我没有放弃希望。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它??不再躲在幕后操控,而是走进阳光下,教一个孩子认字,陪一位老人看病,听一场无关紧要的闲聊。因为我知道,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某个英雄,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决定好好活着的那个瞬间。”
影像戛然而止。
窗外,春风拂过哨站旗杆,那面褪色的旗帜缓缓升起,猎猎作响。
几个月后,南境传来好消息:林小禾创办的乡村学堂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获得首批正规教师编制。但她拒绝了调任城市的机会,坚持留在当地。“这里的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课本,”她在采访中说,“他们需要看见,一个人可以既平凡又坚定地活着。”
同年冬季,《雪落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语写道:“一首源于苦难的歌谣,最终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它证明,最强大的力量,往往藏于最柔软的声音之中。”
叶昭没有参加授勋仪式,但他收到了一枚特别纪念章,背面刻着一句摘自风铃光纹的话:
>“我一直。”
他将它挂在风铃旁边,每日擦拭。
又一年春至,全球各地陆续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