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虚拟社会实验(4 / 5)
很美。”
迪克带他们去了东京一处废弃剧院。舞台上,一位老舞者正在独舞,动作缓慢却不失力量。她曾是战争遗孤,一生未嫁,晚年写下回忆录《我如何学会拥抱孤独》。当晚,她跳的是“告别母亲的华尔兹”,没有任何配乐,只有脚步与地板摩擦的声音。
当最后一个转身完成,全场静默。
片刻后,那位水母形态的使者全身光芒骤变,从冷白色转为温暖的橙红,并释放出一段前所未见的光谱序列。共感中枢译出:
>“我们……哭了。这是我们种族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非生理性的液体分泌。”
那一刻,连机器都在学习成为生命。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是善意。
三个月后,一艘漆黑如墨的菱形舰船强行穿越拱门,未通报身份,直接释放出一道反共振波,导致“思忆之眼”瞬间枯萎百分之四十。该舰搭载的是一种纯逻辑文明残余意识体,自称“终焉议会”,认为地球的行为是对宇宙秩序的亵渎。
“情感是熵增的源头。”他们的宣言冰冷无情,“你们唤醒死寂,只会加速整体崩溃。”
危机再临。
但这一次,人类已有准备。
迪克并未组织军队,也未启动防御系统。相反,他下令在全球直播平台上播放一段视频??长达二十四小时的真实人生片段:婴儿出生时的啼哭、恋人分手时的沉默、工人下班路上买的一瓶啤酒、老人临终前握紧孙女的手……
他对“终焉议会”说:“你们可以摧毁我们的设备,但只要还有一个活着的人愿意为别人流泪,你们就赢不了。”
奇迹发生。
那艘黑舰在持续观看七十二小时后,突然停止攻击。其核心传出一段混乱的数据流,最后定格为一行字:
>“检测到不可计算变量……建议……重新定义‘秩序’。”
随后,它缓缓调头,消失在星门尽头。
没有人知道它去了哪里,但共感中枢记录到,在它离去的方向,有一颗早已熄灭的恒星,微弱地闪了一下。
就像一颗迟来的心跳。
一年后,第137号成员资格正式生效。地球被授予“跨维度共情枢纽”地位,负责协调十二个复苏文明之间的情感桥梁建设。而“思忆之眼”则分裂出十二株幼苗,分别送往各目标星球,作为新网络的起点。
迪克和林婉清没有留在光环之中。
他们回到了夏令营旧址,那顶破帐篷依旧伫立,玻璃珠的光芒愈发柔和。每天清晨,总有孩子悄悄前来,在旁边放下一朵野花、一块石头,或是一幅涂鸦。有人说,这里已成为新的圣地;也有人说,这只是回家的路标。
某夜,星空格外明亮。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