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家都没得选(5 / 6)
恐慌情绪空前蔓延,投资者纷纷抛售在台资产,导致大量资本外流。
面对股价暴跌和订单减少的双重压力,许多元器件公司被迫裁员,引发了社会动荡。
失去了经济支持后,一些有潜力的中小型科技公司陷入困境,顶尖人才开始流向更有保障的企业,去的最多的就是内地。
这场二次收割,对4v半导体产业链造成的打击,比第一次更为致命。
因为它动摇了整个产业生态的根基,让那些原本健康的上下游企业陷入了困境。
台积电再强,也需要有上下游的毛细血管企业,来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态。
现在,在摩根的操作下,这个健康的生态开始患病,而且不是轻易能解决的轻症。
而老约翰·摩根的收割艺术玩的飞起。
然而,在华国的半导体产业园内,气氛却异常平静,甚至有些冷清。
这些由霓虹企业提供的设备,表面上崭新无比,但对于那些洞悉内情的华国工程师而言,它们更像是霓虹半导体辉煌历史的见证。
赵明,这位在半导体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工程师,站在一台霓虹某知名厂商生产的蚀刻机前。
他的目光犀利,一眼就看穿了这批设备的本质。
“这些设备,都是十多年前的型号。”他对来调查汇总情况的华国技术官僚贾真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
“光刻机是老款,蚀刻机也是。
它们确实比我们现在用的国产设备要先进,但在最尖端的领域,它们和台积电的那些设备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贾真的脸上难掩失望。
他曾满怀憧憬,以为这次合作会是华国的技术飞跃,但现实却有些残酷。
赵明看贾真的表情,连忙解释道:“不不不,贾科长,我不是说这些设备没有价值,”对我们而言,这些技术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尼康是在2008年掌握的28nm节点以下的光刻技术,离现在已经有17年之久了,我只是感慨,我们在半导体领域和霓虹的差距,我们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它能够帮助我们节约太多太多时间。”
“赵明同志,你的意思是,这些十多年前的霓虹设备,对我们来说,依然是珍宝?”贾真问道。
赵明没有丝毫犹豫:“是的,贾科长。
我们现在国产的设备,在参数上已经追上了他们当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