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格外充实的月球之旅(9 / 13)
备进出。
模块被缓缓推入装配车间。
车间是低压氮气环境,温度保持在15℃,以减少金属热应力变化。
韦旭航走下车,拆除运输加固带。
林燃将四个支撑腿展开,电动液压杆将模块平稳降落到基础平台上。
“定位孔对准……好,锁定。”他确认定位孔已嵌合。
随后,林燃接入主供电线缆,插头是双重密封的航空插接件。
信号线除了连接月球基地外,还能直接连到地球的控制中心。
显示屏亮起,一排自检项目依次变为绿色:冷却系统正常、打印喷头温控正常、月壤进料仓待装填。
随后他们把一车月壤倒入进料仓。
韦旭航吐槽道:“这可是上上次我来月球和钱飞两个人,劳动了整整三天的成果!”
月壤颗粒先经过真空筛分机,分离出大于2毫米的碎石,再送入高温烧结炉。
炉温升到1200度,月壤中的氧化物被部分还原,剩余的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在高温下熔融成可挤出的浆料。
第一道打印命令下达,打印一块 50厘米见方的六边形结构砖。
喷头沿着设定轨迹移动,每层厚度 5毫米。
冷却风口吹过,防止材料在真空中急速收缩开裂。
二十分钟后,第一块月壤砖成型。
林燃蹲下,用测量尺和游标卡尺检查尺寸,误差不到 0.3毫米。
“这是奇迹!”雷君说:“这是月壤打造的砖!”
弹幕更是被666疯狂刷屏。
这张直播截图,在全球的社交媒体上疯传。
“见证历史,人类历史上第一块由月壤打造的砖!”
“我看到了未来的曙光,人类用月球上现有的原材料打造月球基地,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Ohhhhhhh!”
“太不可思议了。”
林燃想了想,问道:“雷总,你觉得这玩意拉回地球卖,定价多少合适?”
雷君说:“这取决于成本,成本多少,你定价是成本的十倍,我觉得大家都会买单,当然前提是确定它没有辐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