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顶级的外交官(5 / 7)

加入书签

bsp;   戈德伯格直言:「抱歉,就是核辐射。」

    当其他国家提出要公开技术接受监督之后,美苏双方迅速达成一致,苏俄方面提供核动力卫星的完整参数,阿美莉卡方面则负责对坠落地点进行预测。

    其他国家的意见不值得一提。

    苏俄的阴影蔓延是如此之久,久到六十年后,大毛闪电战打成了烂泥角力的烂仗,还有人鼓吹所谓上三常。

    发布会后,全球媒体掀起热议。

    《华盛顿邮报》头条称:「苏俄核卫星威胁北美」。

    《真理报》反驳:「阿美莉卡借事故抹黑苏俄科技」。

    林燃又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枫叶国和阿美莉卡民众都在期待着林燃给出的坠落位置。

    位于亨茨维尔市的红石基地,现在应该叫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巨大的IBMSystem360计算机集群占据了大半个房间,要知道这个房间可不是一般的房间。

    计算机集群概念已经深刻贯彻到IBM的计算机设计中。

    (IBMSystem360)

    这是最新版的System360,和1964年发布的首版比起来,这款IBM大型机除了支持动态资源响应外,还引入了高速缓存存储器,使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比之前强了12倍。

    机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穿孔卡片堆积如山,技术员们忙碌地输入数据。

    IBM的技术工程师们也来到了现场,他们今天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证明最新款的System360在计算能力上比教授更强。

    计算机的优势就在于计算能力,结果每次在关键的瞬时计算上,比不过教授也就算了,在大量数据的轨道计算上,发展这麽多年,总得比过吧?

    对IBM来说,要是能够在计算上正面战胜林燃,这也算是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了,放华尔街,那更是能极大程度提振IBM的股票。

    林燃和NASA的轨道力学专家们丶IBM的工程师们都在等着华盛顿送来的具体数据。

    数据一到,双方就会正式开始计算工作。

    近两周的大气阻性和太阳活动数据已经记录在了黑板上。

    先到的是电报,苏俄提供的数据包括倾角65°,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00公里,发射时间1966年9月18日。

    这是简易数据。

    完整数据则由专机送达。

    数据到之后,工程师们将苏俄数据与NORAD的SPADATS空间探测与跟踪系统观测结合,输入计算机。

    IBM的工程师们盯着印表机吐出的结果。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