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4 / 8)

加入书签

尧丶龙乐豪这样的交大老校友的出现。

    阿波罗科技不仅仅从NASA召唤英灵,也从华国航天历史上召唤英灵。

    范本尧是做飞行器设计的,不过过去做的最多的是卫星研制工作。

    第一代返回式卫星丶第一代实用通信卫星丶第二代通信卫星丶第一个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丶第一代导航定位卫星都有他的身影。

    龙乐豪则是做火箭设计轨道运算的,60年代的时候跟着钱院长搞远程飞弹总体方案设计,后来则主要做长征系列火箭设计。

    他们来这也是参加老年人再就业。

    这两位属于比较出名,都是工程院院士,其他不是院士但资历深厚的工程师就更多了。

    华国老人数量正好是NASA老人的两倍。

    龙乐豪用铅笔没有芯的那头敲着桌子:

    「海恩斯,你们的计算方法真不行。基于EGM2008模型的简化公式。我们在长征系列任务中用它验证了无数次,既快又准。」

    旁边负责翻译的人已经习惯了如此多的术语,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娴熟只过去了两个月。

    海恩斯点头后摇头,语气坚定:「龙,阿波罗时代我们用的是基于J2摄动项的经典公式,经过多次任务验证,简单又可靠。」

    「海恩斯,J2模型太粗糙了。现代任务需要更高精度,EGM2008包含数百个谐波项,即使用简化公式,也比J2精确得多。我们不能拿过时的标准来应付今天的挑战。」龙乐豪说。

    海恩斯不悦道:「龙,精度不是唯一考量。阿波罗用J2模型登月,证明了它的可靠性。」

    龙乐豪语气很是坚定:「海恩斯,我们不是重复阿波罗,我们在开创未来。

    我们在空间站任务中靠EGM2008的简化公式成功完成了轨道修正。你让我放弃经过验证的经验,去用一个可能不适用的外来模型?」

    王家瑞和刘济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海恩斯对接,后来又来了一位大佬龙乐豪。

    他们的工位也调整到了这两位的对面。

    他们每次来都能听到他们在吵。

    不会他们只能听懂一半,也就是龙乐豪说的内容,另一半嘛只能听得出来海恩斯振振有词。

    「不是,你参与过华国空间站项目吗?我可是实打实参与过阿波罗登月项目的!

    你那时候还没搞航天呢。」海恩斯直言道。

    龙乐豪也开始敲桌子了:「诶,你这叫什麽话,你们是登过月,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技术和当时截然不同。

    当时IBM要算上半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