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少了点什麽(4 / 9)
宋南平无语道:「不是,你还会俄语?」
林燃用俄语回答道:「作为交大学生,俄语是必修课。」
宋南平同样用俄语回答:「教授,合作愉快。」
等宋南平回去查了资料才吓一跳,叶连娜·加加林娜可没退休,也没下岗,对方此时还是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馆长。
他实在难以想像,林燃到底是怎麽说服叶连娜·加加林娜的。
不过不得不说,叶莲娜确实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她除了俄语外,还精通英语和中文。
以宋南平的经验来看,对方很合适做行政类工作,尤其是对工程师们提供心理谘询。
「真不知道林教授有何等魔力,不过我相信我早晚能想明白。」宋南平心想。
这回都和工作无关,单纯是出于个人的好奇了,好奇林燃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考试贯穿华国人一生。
很难想像有华国人可以不用考试的。
绝大部分能考入申海交大的学生,从来没有相信过什麽所谓到了大学就不用努力的说法。
尤其现在是2020,信息从未如此流通过。
不少学生在进学校之前就知道,绩点丶实习丶实验室丶文章丶社会活动这些意味着什麽。
如果说这是六芒星,大部分人的精力只够点满那麽一到两项。
进入林燃数学班,就意味着不需要去点六芒星,只需要把绩点给点出来,加上林燃的推荐信,在绝大部分高校那都是如入无人之境。
本科数学,有林燃的推荐信,绝对不意味着只能念纯数,当下最火的计算机丶之前的版本热门金融丶又或者是其他理工科,都会对你打开大门。
在孪生素数猜想证明通过后,林燃在华国数学史上的地位就能和陈省身丶丘成桐相提并论了。
所以,可想而知,大家对于申请林燃数学班有多热切。
丘成桐数学中心学生数可要比林燃数学班多得多。
人越多,意味着每个人分到的资源倾斜是很有限的,而林燃数学班只有20人。
20人就保证了,起码每个人都有机会和林燃单独沟通。
这不是一个零和博弈。
大家只需要付出了努力,自然会被林教授看在眼里。
尤其高考不幸进入土木丶建筑丶生物丶环境这些天坑里的,更是迫切希望藉助这次机会逆天改命。
20年的时候化学和材料已经有脱离生化环材大坑的趋势了。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