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僵持不下的局势(1 / 2)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追击,文丑突然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一方的士兵不断被敌方的骑射所击中受伤,而敌军却毫发无损。这种局面显然对文丑极为不利,因为这样下去,他的大军将会被敌人逐渐削弱,最终被蚕食殆尽。
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敌军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箭矢供应才行。文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立即让大军停止前进,不再继续追击。
文丑所率领的大军在向前推进了一小段距离后,缓缓地停下了追击的脚步。面对如此明显的劣势,继续追击只会白白增加士兵们的伤亡,这无疑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停下来的文丑此时感到有些茫然失措,他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继续追击褚飞燕和张白骑的大军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样只会让更多的士兵白白送死。但他也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毕竟已经损失了三千人,再加上上一次的伤亡,他的部队已经折损了整整五千人。
尽管袁绍可能不会对这件事情进行深究,但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无疑会成为文丑在袁绍麾下谋士们手中的一个把柄。毕竟那可是整整五千名骑兵啊!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损失了这么多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在某些时候,这五千骑兵的力量足以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
与此同时,张白骑和褚飞燕一方的伤亡也相当惨重,大约有一千人左右。这些伤亡主要是在刚才与文丑大军相互骑射时产生的。尽管太平天国一方的装备和铠甲相对精良,但在激烈的战斗中,伤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毫发无损。
当张白骑和褚飞燕率领大军与文丑拉开一段距离后,他们突然察觉到了一丝异样。按照常理来说,文丑应该会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继续追击他们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文丑竟然没有这样做。很明显,文丑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并没有选择盲目地追击,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局势,意识到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既然无法折返回去重新吸引文丑大军保持追击的势头,那么当下摆在张白骑和褚飞燕面前的选择就只有一个——先撤离,前往界桥补充军备。在经过短暂的商议后,两人迅速达成了默契,决定采取这个方案。
文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穿越过茂密的森林,最终抵达了一处荒废的村落。这个村落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残垣断壁和破败的房屋。然而,文丑敏锐的目光却发现,这些废墟只需稍加加工,便可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尤其是对于防御骑兵来说,更是得天独厚。
文丑果断地下令军队在此安营扎寨。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搭建帐篷、挖掘战壕、布置防御工事。不一会儿,原本荒芜的村落便被改造成了一座坚固的营地。
这个安营扎寨的地方虽然距离界桥还有一段距离,但文丑认为这样的位置更为安全。而且,这里的村民不知去向,使得村庄荒废,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的藏身之处。
文丑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不仅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更好的战略对策。同时,他也需要向袁绍汇报当前的情况,并请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实际上,文丑的这一举动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阻碍张白骑和褚飞燕南下。他深知这两人的厉害,如果让他们顺利南下,将会给袁绍的军队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文丑决定在此设下防线,以逸待劳,一旦发现张白骑和褚飞燕的踪迹,便可立刻率领大军出击,将他们一举击溃。
幸运的是,自从文丑安营扎寨以来,这一段时间里,他的身边并未发生任何战事。就连褚飞燕和张白骑二人,似乎也突然停止了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