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双方开始集结(1 / 2)

加入书签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颜良身死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最终还是传到了袁绍的耳中。他面色凝重,凝视着文丑送来的汇报竹简,仿佛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千斤重担。

颜良和文丑二人,多年来一直跟随袁绍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们是袁绍麾下最得力的战将,如今颜良不幸阵亡,这对袁绍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袁绍心中的愤怒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紧紧握着竹简,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尽管颜良并非他的同姓兄弟,但他们之间的情谊却胜似亲兄弟。如今颜良的离去,让袁绍感到无比的悲痛和失落。

然而,愤怒过后,袁绍更多的是无奈和哀伤。他知道,即使自己再怎么愤怒,也无法改变颜良已经战死的事实。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份痛苦,独自面对失去爱将的现实。

看完竹简后,袁绍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绪,他猛地一挥手臂,将桌案上的所有东西都横扫到了地面上。伴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竹简、笔墨、酒杯等物品散落一地,仿佛是袁绍心中破碎的情感。

门外的亲卫听到声音,急忙赶来查看情况。但袁绍却怒喝一声,将他们呵斥了回去。他不希望任何人看到他此刻的脆弱和无助,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待着。

袁绍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中,无声地抽泣着。那是他对颜良深深的思念,以及对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不舍。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襟。

过了许久,袁绍才渐渐平复了自己的心情。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开始收拾被他扫落在地的物品。然后,他重新坐回桌案前,拿起笔,在竹简上认真地书写着关于颜良善后身死之事。

虽然人死如灯灭,但袁绍觉得,该给予的帮扶还是要尽可能地给予。这不仅是为了颜良,也是为了让其他将领看到,他袁绍对待手下的人是有情有义的。

林北率领着他那气势磅礴的大军,如同一股洪流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张牛角所在的大营。这一壮观的场景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同时也预示着一场盛大的封赏即将展开。

张闿,这位士卒之中的投机者,成功地献上了颜良的首级,这一壮举让他在军中的地位瞬间得到了提升。不仅如此,林北对他的赞赏更是溢于言表,甚至亲自为他作画,一幅栩栩如生的张闿丹青图就这样诞生了。这幅画作不仅展现了张闿的英勇形象,更体现了林北对他的高度认可和器重。

事实上,林北抵达前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激励士气,更是为了调度更多的阉奴和士卒南下,以增强张牛角所部的实力。这些阉奴和士卒的加入,使得张牛角在掌控全局时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趁着文丑的先锋部队尚未抵达,张牛角在林北的授意下,开始全面统筹全局。他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使得大营不断扩张,规模逐渐扩大,甚至有向着军事堡垒方向发展的趋势。有了大量的劳动力,城墙的建造也迅速展开。这些坚固的城墙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防御,还能为士兵们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一旦战争结束,这座大营便有可能转型为一座繁荣的城镇。这里将会有更多的人口定居,商业活动也会逐渐兴起。这样的转型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为百姓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令人惋惜的是,此时此刻正值战争时期,张牛角所在的营地中连一个普通百姓都寻觅不到,放眼望去,营地里全是身披甲胄的士卒。

在骑兵们的严密监督下,那些阉奴们战战兢兢地被驱赶出来。根据军令的指示,他们每个人都被分配到了一把铁铲和各种工人使用的器械,然后被迫开始在张牛角的大营周围进行劳作,其目的便是要让这座大营变得坚不可摧。

张牛角的大营周边顿时掀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