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地西泮(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太快。

张海桐对定时定点的检查和服药已经有点厌烦。

药吃下去都感觉烧心。

他从来没有安定过这么久,好像要把前面几十年没休息过的日子都补回来。

让他有种自己是纨绔子弟的感觉——天天在香港横着走。

在香港的家族大宅他已经逛了不知道多少遍,连族人不常回来的宿舍里,每间宿舍住哪些人都能背下来。

由于不再保持大量的日常运动,张海桐睡眠也出了点问题。

医生小张不得不给他开一些地西泮,尽量让他保持比较健康的睡眠习惯。

这样开药,其实也是出于无奈。

从喜马拉雅山脉出来之后,张海桐身体内部的暗伤集中爆了一次。

张海平和他在四川休养的时候,本来只是枪伤和雪域极限生存带来的虚弱期。

离开青海回到香港后,本来一切都没大问题。

被西医小张检查的半年后,他的身体如上所说,暗伤集中爆了。

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未知原因,这人健康状况确实出现了问题。

按照张家人的体质,他们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保持在巅峰状态。

就算有暗伤也不会那么厉害。

以张海桐方式受伤的强度,安安稳稳养几个月其实可以做到恢复如初。

但这一切都是“按理”

,张海桐就是出意外了。

某天他照例吃完药睡下,第二天没有按时起床。

如果第二天没有任何行程安排,其实没人会觉得他睡太久有问题。

糟糕的是,第二天他们约好了时间,张海客要跟他说一下杭州那边的事。

当时张启山还在北京,正在周旋北京复杂的关系网。

张家观测到他可能会选择急流勇退,明显是在规整北京的各种资源,并收拢到他指定的人手中。

在他离开北京去杭州的空档中,杭州出现了一些外籍华人。

这些外籍华人由一个华裔女人带队,借的名头文化考察。

这些人开展工作的同时,私底下在找一个人。

这个人是吴老狗的朋友,姓金,全名金万堂。

当年裘德考骗走吴老狗手上的战国帛书,临行前还骗了一大堆土夫子跟他干文物走私买卖。

为了独吞这些东西,他将这些信任他的土夫子全部打电话举报给当局,也间接造成了九门的崩溃重组。

可惜他是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

在中国传教那几年,不是倒卖文物就是在倒卖文物的路上。

他的眼睛里只有金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非常粗浅。

因为不清楚上面的内容,裘德考对帛书的研究举步不前。

同时也非常影响帛书售卖的价格。

为此,他的人在70年代回到了这片丰饶的土地。

并找到了当时随九门中人去往四姑娘山、负责文物研究和鉴定工作的金万堂。

此人和吴老狗还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考虑到当时中国内部特殊的环境,以及个人和吴老狗并不和谐的关系,稳妥起见,裘德考派出了他多年来专门收养的亚裔手下。

裘德考完全没意识到,哪怕没有十分深入的研究这个古老国家的文化,他仍旧对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抱有极高的尊重和警惕心。

他总觉得,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片富饶又苛刻的土地上生存,并有所收获。

这也是他多年来致力于收养中国孤儿的原因。

那次到杭州的队伍,就是裘德考的手下。

要在吴老狗的眼皮子底下去找金万堂很难。

但好就好在,金万堂对外挂名是正经的考古人士,他对古董有很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