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回溯康巴洛(2 / 2)

加入书签

海桐讲了一个很久远的故事。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很少用文字记录事物,因此诞生了唱诗人这个职位。

就像西方的吟游诗人,也有人说这种诗人受到神的眷顾传播福音。

在很早的时候,早到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形成体系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人在文字诞生前就有了记录的意识。

但那个时候的他们还无法利用文字作为记录,连计算数字都需要用到绳结或者其他简陋的物品来记录。

为了不让部族的文化丢失,部落掌握知识的人便明了一种办法。

那就是把所有的事情编成歌曲流传下来,并且只在能够掌握知识的人之间流通。

这个职位最早的时候,被称之为“巫”

而领,也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领告诉张海桐,在几千年前。

那个时候的中原可能还是周朝,也许还在那之前。

在那个除开以外,到处都还是蛮荒的时间段。

当然,领的描述并不是这样,在他的话语之中,当时的西藏地区处于“神话时代”

为了方便理解,张海桐在他的笔记本里用现代人的思维来描述这段故事。

总之在那个时候,处于蛮荒阶段的藏区迎来了第一批来自中原的人类。

这群人穿着中原服饰,中间簇拥着一位贵族成员。

他们带着军队和工匠,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宣读神谕。

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无法抵御他们,最终被迫臣服,放弃抵抗。

这些人得以顺利进入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开凿他们设想之中的伟业。

而康巴洛人的祖先,就在这些人中间。

他们既是军队的成员,也是工匠的一份子。

同时,他们也是这场工事的策划者。

他们都有同样的血脉,永远不会惧怕邪祟和虫蚁。

在普通人眼里,他们和神仙没有区别。

因为那些工事,持续了一个普通人穷极一生都无法达到的时间长度。

后来生了一些变故,那个贵族提前葬入青铜门后。

在领的描述中,他将那个人称为“沟通天地的贤者”

在他死后,这些身负血脉的人永远留在这里,演变成了康巴洛。

领看向张海桐的眼神很悲伤。

他说:“我们的祖先已经留下遗训,所有康巴洛人都不能离开这里,寻找曾经的部族。

即便回到长白山脉。”

“就像昆仑山脉一样,没有人会在那里等待我们。

留在喜马拉雅,才是永恒的归宿。”

“这里的人,永远无法长久的离开雪山。”

“这是康巴洛的宿命。

我们存在的意义,只是这座门而已。

哪怕门的意义已经失真,哪怕部族已经丢失了太多东西,忘记了最开始的目的,那些事情也必须进行下去。”

“尽管很残忍。”

而现在,张海桐可以确信一件事。

那些女性祭品,或许也是斗尸的一种。

因为他在阎王工厂的石门里看见了小族长留下来的防毒面具,以及石门里的秘密。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