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战前部署(5 / 6)
问道,清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王海峰博士正坐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面前悬浮着与“诺亚方舟”研究团队的专用加密通讯界面。他推了推鼻梁上厚重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兴奋与凝重:“有!而且可能是重大突破!李博士,你最好立刻过来看一下!”
李艳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快步走了过去。屏幕上显示着与先行者交流的冗长日志记录,以及由基地超级计算机“鸿蒙”初步整理出的、来自二十三个先行者残留意识体的记忆碎片拼图结果。
这些记忆支离破碎,如同被宇宙风暴彻底打散的拼图,充满了混乱和缺失。但经过超级计算机对海量数据的反复比对、逻辑关联和可能性填充,一些模糊却至关重要的历史图景正在逐渐浮现轮廓。
“我们刚刚完成了对所有二十三人的第二轮系统性深度提问,”王海峰指着界面上一段高亮显示的文字,语速加快,“这次重点聚焦在他们关于升维过程的记忆碎片、对高维环境的感知片段、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敌人’或‘威胁’的信息。
由于每个个体记忆丢失的部分不同,记忆的侧重点也不同,但将这些碎片拼凑交叉印证起来,果然发现了许多极具价值的线索!”
李艳屏住呼吸,快速浏览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分析内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些来自远古高等文明、用整个文明毁灭的惨痛代价换来的信息碎片,每一句都价值连城,可能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
关于升维风险:先行者们多个碎片提及,普通碳基生命直接进行维度跃升,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单纯的能量冲击,而是“规则同化”和“意识稀释”效应。
高维空间的物理规则更具“渗透性”和“强制性”,低维生命体的意识若不够“凝聚”和“稳固”,会被无处不在的高维背景规则迅速冲刷、解构,最终彻底失去自我,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成为高维“意识海”的一部分养料。
这直接印证了先行者文明最终“崩解”的说法,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意识稳固度”是升维成功的关键门槛。
关于高维干预:先行者中有碎片模糊地提到,高维存在并非铁板一块,似乎也存在不同的“倾向”或“派系”,这与我们之前从零星信息中得到的推测和判断一致。
其中一部分倾向于“观察”和“引导”低维文明的自然演化(这可能对应着最初发出警告信号的先行者文明),而另一部分则更倾向于“收割”或“利用”低维文明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意识能量”或“文明熵增”作为某种稀缺资源。
这解释了高维存在对低维世界干预行为所表现出的矛盾性——既有警告,也有渗透和攻击。
关于傀儡武装:先行者们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来自一个编号为“先行者-07”的个体,它的记忆相对保留较多!它明确提到,高维存在为了方便在低维物理宇宙中行动和施加影响,会“培育”或“改造”一些特定的低维智慧种族作为其代理执行者。
这些被选中的种族通常具有某些“优良特性”,比如高度发达的集体意识网络(易于统一控制)、对极端物理环境具有超强耐受性、或者其生命形式本身的意识结构更易于接受高维意识的“灌注”或“覆盖”。
更令人振奋的是,它甚至模糊地提到了这类傀儡种族的一个可能存在的致命弱点:其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或意识网络中,往往存在一个核心的“意识节点”或“信息共鸣器”,用于集中接收和放大来自高维的指令。
摧毁或强力干扰这个核心节点,可能导致整个傀儡武装体系陷入全局性的混乱或瘫痪!
关于金属生命:先行者们另一个碎片(来自“先行者-15”)补充了关键细节,某些被选中的傀儡种族,可能在改造过程中,其有机躯体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