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殖民C编队抵达人马座主悬臂(1 / 6)
2048年,人马座主悬臂边缘,“天山”星系外层空间。
深邃的宇宙幕布被无声地撕裂。不是狂暴的爆炸,也不是刺目的闪光,而是一种空间本身的、宏大而内敛的“舒展”。仿佛一张紧绷到极限的巨膜,终于承受不住内部积蓄的磅礴力量,在某个临界点温柔地、却又无可阻挡地向外“释放”。
“星尘冲浪”引擎特有的空间涟漪——不再是早期技术那种狂暴、易被侦测的激波,而是经过无数次优化,如同顶级掠食者融入环境般近乎完美的空间褶皱——如同投入静水中的最后一圈波纹,迅速平复、消散。随之出现的,是“盘古级”殖民母舰“夸父号”那如同移动山脉般的庞大舰体,舰体表面覆盖着最新型的“影衣”纳米虫群涂层,此刻正贪婪地吸收着新恒星的光芒,从深空伪装的黑灰色迅速转变为与环境光谱一致的柔和银白。
紧随“夸父号”之后,是一支沉默而壮观的舰队洪流。更多的“盘古级”母舰——“精卫号”、“愚公号”、“大禹号”——如同浮出水面的钢铁岛屿。它们庞大的身躯承载着文明的种子:生活舱、生态穹顶、工业模块、聚变核心、以及无数双在漫长旅途中紧闭、此刻即将睁开的眼睛。拱卫在母舰周围的,是涂装着同样“影衣”涂层的“曲战二型”空天战斗母舰和“曲战三型”空天战列舰,舰体上“烛龙”探测阵列的微光如同警惕的兽瞳。紧跟着后面就是‘鲲鹏’级战斗运输舰和负责护航的“曲战一型”空天战斗舰和一些工程舰如同忙碌的工蜂,引擎喷射着幽蓝的尾焰,迅速调整着编队姿态。
舷窗内,“夸父号”舰桥,编队司令兼“夸父号”舰长陈海峰,一个脸庞被岁月和星尘刻下风霜痕迹的老兵,双手紧紧抓住冰冷的合金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的呼吸在绝对寂静的舰桥里显得异常粗重。透过巨大的全景观察窗,一颗年轻、充满活力的黄矮星级恒星——代号“天山-A”——正散发着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如同宇宙中新点燃的灯塔,将整个舰桥染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辉。
在它温和引力的怀抱中,数颗行星如同沉睡的宝石般缓缓旋转。最内侧,一颗炽热的岩质行星(代号:天山-1)表面流淌着暗红色的熔岩河流,如同星球初生时尚未冷却的血液。稍远处,一颗被厚重冰壳包裹的星球(代号:天山-2)反射着冰冷的白光,冰层下或许蕴藏着液态海洋的秘密。再向外,一颗拥有稀薄大气、呈现出铁锈红与灰褐色斑驳纹路的岩质行星(代号:天山-3)映入眼帘,其表面巨大的撞击坑和纵横交错的峡谷诉说着古老的历史。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位于宜居带内圈、被浅蓝与褐色交织覆盖的行星(代号:天山-4)。它的表面仅覆盖着15%的液态水海域,零星的蓝色点缀在广袤的陆地间,白色的云层如同轻盈的纱幔在其大气层中缓缓流动。尽管缺乏原生植被,但这颗行星的地质结构与大气框架被评估为“可深度改造”的完美模板。
“报告舰长!‘烛龙’系统确认!目标星系已抵达!星图坐标:人马座主悬臂,Sectorc-7,恒星‘天山-A’!误差半径小于百万公里!我们…我们到了!”导航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最终化为一声哽咽的欢呼。
死寂,被瞬间点燃。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后,舰桥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狂吼!压抑了数年的紧张、对未知星空的恐惧、对家园的思念、以及此刻亲眼见证新世界诞生的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所有的矜持与纪律。
“我们到了!人马座!我们真的到了!”
“看那片陆地!大气稳定!我们能改造它!”
“成功了!我们穿过了近千光年!我们做到了!”
“新家园!属于人类的未来!”
舰员们和工程师们用力捶打着控制台,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科学家们紧
↑返回顶部↑